分类目录归档:微信早报

第1590期【全国早报】 2023年5月22日 星期一 生物多样性日 中办、国办:各地新建城区、新建居住区要按标准和要求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

第1590期【全国早报】 2023年5月22日 星期一 生物多样性日
1、湖北宜昌:男子转账3.2万追女生无果要其还钱
2、62人被问责!湖南严肃查处长沙自建房倒塌事故
3、中办、国办:各地新建城区、新建居住区要按标准和要求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
4、日本拟要求主板上市公司至少1名女高管
5、学费一天一万 AIGC这种培训在收割打工人:专家喊话冷静
6、专家建议:适当降低按揭贷款利率
7、多地公布520婚姻登记数据:虽是高峰日,相较去年仍大幅降低
8、专家:“二阳”发热时间变短,转阴时间也较短
9、中国女性创业者占比全球最高
10、江苏:店员称衣服掉地上摔个洞需赔款,双方协商当事人赔偿一半价钱

这份早报是当天白天提前定时发布的,所以内容仅为部分,索取当天全部完整内容(最终晚间定稿版)请进付费群获取,WX:385899330,网上搜“深圳早报”也能找到我,谢谢

11、微信刷掌支付正式发布,用户目前可以在刷脸设备上进行刷掌操作。
12、南京女子入职1个月查出怀孕被辞退 法院判恢复劳动关系
13、浙江嘉兴:婴儿被亲友轮番亲吻高烧近40度
14、广西南宁:女子被打用高跟鞋反击判3年赔20万
15、我国深海考古重大进展:南海发现两处古代沉船
16、世卫组织建议停止使用无糖甜味剂
17、多所高校恢复对外开放,复旦大学5月20日起对公众开放
18、普京祝贺俄军拿下巴赫穆特
19、杭州现鸭屎香冰淇淋:味道揭秘!原来鸭屎香是一种乌龙茶
20、辽宁沈阳女子因掉毛严重将宠物猫遗弃绿化带,目击者一路指责:太恶劣了

21、河南郑州:水电工人被射钉枪击中头部身亡

【健康】为什么吃辣容易拉肚子。有这样一群人,一吃辣就容易拉肚子,“辣椒通便法”对他们来说屡试不爽。这是因为,辣椒中含有大量辣椒素,辣椒素不易被消化道分解代谢,肠道会产生火辣辣的感觉。肠道壁上的神经元接收到烧灼信号,加快胃肠蠕动,将辣椒素排出体外。在这个过程中,肠道的粪便还没来得及成形,同时会吸收肠道中的水分,使大便变稀,就出现了我们认为的「拉肚子」。长期不吃辣,肠胃对辣椒素不适应,偶然吃一次会更容易出现拉肚子现象。

第1568期【全国早报】 2023年4月30日 星期日 中疾控:4月21日至27日,新发现924例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

第1568期【全国早报】 2023年4月30日 星期日
1、从预测数据上看,今年“五一”假期会有超过2.4亿人次出游,将恢复到2019年的104%。
2、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严正声明:希望日本不要滥用出口管制措施
3、代表建议放宽农村自建房三层限制,福建:将研究,统筹考虑三孩政策
4、五一前超150名快递小哥紧急抵达淄博;淄博快递员日发万斤炒饼一身烧烤味
5、辽宁一网友捐赠革命烈士登记表遭拒

6、女子一年相亲70人骗走50多万 武汉汉阳警方打掉一婚骗团伙
7、土耳其撤侨飞机在苏丹机场遇袭,冲突爆发以来至少459人死亡
8、五一成都多个民宿推客厅躺椅:最高55元/人
9、列车上一男子摸邻座女孩大腿称一时冲动,被南京警方行拘7日
10、公安部交管局:甘肃酒泉交通事故中面包车核载7人实载18人,目前已致7人死亡、10人受伤。

这份早报是当天白天提前定时发布的,所以内容仅为部分,索取当天全部完整内容(最终晚间定稿版)请进付费群获取,WX:385899330,网上搜“深圳早报”也能找到我,谢谢

11、南京:海底捞一门店睡满人导致无法用餐,回应:五一假期加上有演唱会,来的学生多
12、五一档新片总票房破4亿,长空之王领跑五一档电影
13、国防部:海军南宁舰、微山湖舰于北京时间4月26日至29日,从苏丹港撤离940名中国公民、231名外籍人员至沙特吉达港
14、江苏南京男子与人纠纷从23楼扔下冰箱 警方:已将此事列为刑事案件处理
15、中疾控:4月21日至27日,新发现924例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

【健康】睡眠时间越长就越好吗?专家:超过9个小时的睡眠其实不健康。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专家表示,定义失眠有以下几个标准:标准一,入睡障碍。躺在床上超过30分钟无法入睡,被定义为入睡障碍。标准二,睡眠维持状态的障碍。睡不了整觉,半夜醒2~3次。标准三,睡眠时间不够,不足6.5小时。另外,睡眠时长小于5小时或者大于9小时,其实都不健康。标准四,睡眠过程中早醒、打鼾,白天犯困,都被定义为睡眠障碍。

第1568期【深圳早报】 2023年4月30日 星期日 2023年4月28日,深圳市地铁全网客运量885.13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

第1568期【深圳早报】 2023年4月30日 星期日
1、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合龙,同时这也标志着项目桥梁工程实现全线合龙。
2、自5月8日起,对有效期限截止日期为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0日的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俗称“回乡证”),证件有效期限统一延长至2023年12月31日。
3、深圳一男子胚胎细胞发育异常生出畸胎瘤:在盆腔深处,致输尿管畸形扩张
4、2023年4月28日,深圳市地铁全网客运量885.13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
5、广东提高2023年全省城乡低保最低标准:全省分四类地区制订城乡低保最低标准,与2022年相比,2023年全省四类地区城乡低保最低标准按不低于3.5%的增幅提高。

6、2023年广东文旅消费季首轮惠民补贴相关政策,补贴将通过线上抢券和线下核销的方式,首轮惠民补贴活动于4月26日晚9时正式启动:将面向在广东消费的居民和游客,全年发放总值不少于1亿元的文旅消费券;提供一百万张、每张最高达300元的机票优惠券以及低至100元起的特价机票;发放一百万张景区优惠门票;提供一万间优惠客房;组织一千场文艺演出进景区。
7、4月28日,深圳机场进出港旅客突破18.25万人次,创下深圳机场单日客流历史新高。
8、4月29日预计发送旅客达296万人次,同比增长122.1%,较2019年同期增长17.6%,创历史新高。深圳北站预计发送旅客28.8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幅达24.1%,创建站以来单日最高纪录。
9、深圳至伦敦跨境电商“空运专线”开通。每周进出港共六班,新增超600吨运力
10、警方通报深圳地铁一男子殴打女乘客 :已被依法行政拘留

这份早报是当天白天提前定时发布的,所以内容仅为部分,索取当天全部完整内容(最终晚间定稿版)请进付费群获取,WX:385899330,网上搜“深圳早报”也能找到我,谢谢

11、深圳直达香港迪士尼,一键购车票,无需换港币。需要购买车票的朋友,只需打开“深圳通+”微信小程序,选择”一票通深港“,即可一键购车票。从深圳湾口岸直达香港迪士尼乐园,全程约45分钟。回程可购买香港国际机场、深圳湾口岸车票
12、广州一顾客点外卖备注科一95骑手误以为是求助暗号报警:想分享考试成绩,下次不会乱备注了

【早语】愿你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如花在野,温柔热烈。早上好!

第1564期【全国早报】 2023年4月26日 星期三 “五一”档电影预售即将破亿 17部新片参与角逐

第1564期【全国早报】 2023年4月26日 星期三

1、抖音正式上线原创保护中心,单月受理网络侵权举报2.5万件
2、科大讯飞发布AIGC内容创作平台“讯飞智作”,AI赋能音视频内容生产
3、央行:截至3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5801家,贷款余额8722亿元
4、反间谍法修订草案提请三审,草案进一步完善关于网络间谍的规定,明确网络间谍的行为方式。
5、俄罗斯总统选举将在2024年举行

6、多网友称上海车展回来后核酸阳性。卫健委回应从车展回来核酸阳性:“乙类乙管”后就放开了,现在没有管控
7、最高降幅76.13%!心脏起搏器医用耗材集采在深落地执行
8、官方通报徐州出租车绕路还反向抹零:绝不姑息,徐州将开展出租车营运专项整治
9、上海杭州之间或将建世界首条超级高铁,未来上海到杭州或仅需15分钟
10、新疆喀什女子离婚净身出户事后反悔要财产,法院支持:全都归女方

这份早报是当天白天提前定时发布的,所以内容仅为部分,索取当天全部完整内容(最终晚间定稿版)请进付费群获取,WX:385899330,网上搜“深圳早报”也能找到我,谢谢

11、超七成受访者被假期出行人流劝退
12、佳木斯一教师请病假25年未返岗,退休前发现编制“消失”,要求补发工资90万
13、重庆:婴儿高铁上哭闹,女子和宝妈对骂引网友热议
14、江苏淮安:女子遇火灾为救两孩子先后将其从三楼扔下获救自己身亡
15、“五一”档电影预售即将破亿 17部新片参与角逐

16、上海杭州之间或将建世界首条超级高铁,速度高达1000公里/小时
17、国外纪念品90%来自中国制造
18、有酒店推出99元睡大厅产品,目前已下架
19、五一国内机票预订数量超过2019年同期,泰国占据出境游榜首
20、专家称年轻女性要学会“与狼共舞” 不是所有男人都是坏人

21、拜登正式宣布竞选连任美国总统
22、我国全面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
23、福建出发男子高速想如厕要求停车被拒跳车,警方回应:调查中,正与其家属交涉

16、上海杭州之间或将建世界首条超级高铁,速度高达1000公里/小时
17、国外纪念品90%来自中国制造
18、有酒店推出99元睡大厅产品,目前已下架
19、五一国内机票预订数量超过2019年同期,泰国占据出境游榜首
20、专家称年轻女性要学会“与狼共舞” 不是所有男人都是坏人

21、拜登正式宣布竞选连任美国总统
22、我国全面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
23、福建出发男子高速想如厕要求停车被拒跳车,警方回应:调查中,正与其家属交涉

第1552期【全国早报】 2023年4月14日 星期五 黑色情人节 我国未婚女性不能申请精子库:申请精子库需准备结婚证、身份证和不孕不育证明3个证件

第1552期【全国早报】 2023年4月14日 星期五 黑色情人节
1、乳腺癌药物一药难求,300元一盒炒到2500元
2、油价或迎今年最大涨幅:当前预计汽柴油上调480元/吨,折算上涨最高达0.41元/升,加满一箱油(50升)成本又将多花20元。
3、行拘7日!失信男子冒用他人身份乘高铁被查
4、我国未婚女性不能申请精子库:申请精子库需准备结婚证、身份证和不孕不育证明3个证件
5、专家:中国有超过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60岁及以上老年痴呆症患者约有1500余万,中国老年人带病生存时间已达9.1年,65岁以上多病共存的老人占比达到2/3。此外,疾病谱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慢性疾病所带来的死因占比达到90%;专家:当前农村60岁以上老人享有的100余元基础养老金,保障力度有限

6、武汉大三学生给同学洗鞋2个月赚8万:上网发现商业空白,自己扫楼跑遍学校每间男寝
7、空姐飞机上推销商品长达40分钟 业内称此情况并不违规
8、文旅部:不得在地下一层以下开展剧本娱乐活动
9、上海鼓励社区开展适宜外科手术 如清创缝合、切开引流等
10、QQ邮箱关联邮箱帐号功能将下线!5月15日终止服务

这份早报是当天白天提前定时发布的,所以内容仅为部分,索取当天全部完整内容(最终晚间定稿版)请进付费群获取,WX:385899330,网上搜“深圳早报”也能找到我,谢谢

11、网友公布2036年“成都奥运会”申办会徽?官方回应:官网未发布就是没有
12、明年起北京将禁行老年代步车
13、报告:中国考生英语有效表达水平与全球差距缩小
14、浙江一银行发现7位数存款5年未动急寻人 钱存活期联系电话是空号
15、网传沈阳都市圈正式获批,成为全国第九个国家级都市圈,也是东北第一个国家级都市圈。在此之前,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西安、重庆、武汉等7个都市圈规划先后获批
16、男子在地铁站故意裸露隐私部位,北京警方:依法行政拘留
17、10家核酸检测相关上市公司去年营收超800亿,净利润超200亿
18、B站修改活动规则,在发布视频前增加明确的弹窗提醒
19、美国得州一奶牛场爆炸 约1.8万头奶牛被炸死
20、苹果最早2026年推出AR眼镜,正在开发“超透镜”技术

21、音乐分享平台音悦台宣布回归,音悦台App已开放下载
22、抖音:2022年读书类视频收藏量同比增长2.7倍
23、今年首个热带低压已经生成,未来几天它可能成为今年第1号台风“珊瑚”。

【健康】频繁挖鼻孔或增加患病风险。医生介绍,频繁挖鼻孔可能造成鼻毛脱落、黏膜完整性被破坏,导致细菌进入黏膜。鼻子局部的血管一旦感染,细菌很容易逆流到颅内。鼻毛自身有一定自洁能力,鼻腔里普通的分泌物不需要天天清理。

第1417期【全国早报】 2022年11月30日 星期三 全球最大活火山美国夏威夷州冒纳罗亚火山开始喷发 夜空变成红色!上次喷发为38年前

第1417期【全国早报】 2022年11月30日 星期三
1、多地发布新政:核酸筛查不必全员参与 ,“应检尽检”也可有例外
2、河北3天内将遇超强寒潮,河北出现零下30℃低温
3、数据:2020年2月13日全面启动抗疫工作模式,无停歇运转至今,核酸检测超7亿人次
4、11月28日0—24时,重庆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09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8583例
5、湖南男子介绍多名未成年人有偿陪侍获刑1年4个月,被害人家属质疑“判得太轻”
6、网传“台州一辆特斯拉失控连撞两车”,警方通报:事故造成2死1伤
7、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将于11月29日23时08分发射,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和张陆三人组成
8、已有超11家核酸检测机构造假被查,多人被立案侦查
9、乌鲁木齐市对低收入者给予300元一次性生活救助;乌市对承租公租房家庭减免5个月租金
10、内蒙古去年结婚登记量创新低:从峰值日均607对减少到364对

这份早报是当天白天提前定时发布的,所以内容仅为部分,索取当天全部完整内容(最终晚间定稿版)请进付费群获取,WX:385899330,网上搜“深圳早报”也能找到我,谢谢

11、国家卫健委:封控管理要快封快解应解尽解;国家卫健委建议老年人尽快接种疫苗;国家卫健委:严肃处理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等行为;国家疾控局:不得随意扩大高风险区;国家疾控局: 长期封控必须予以纠偏,不得通过时空伴随扩大范围
12、世卫宣布mpox为猴痘新名称
13、极寒天气造成新疆阿勒泰市7名工人遇难
14、湖北恩施男子出轨后开车撞妻子被女儿拦下 法院发出人身保护令
15、山东拟投资超230亿元建方舱医院
16、内蒙古:私自转运600名学生返乡致多人确诊,徐某被立案
17、全球最大活火山美国夏威夷州冒纳罗亚火山开始喷发 夜空变成红色!上次喷发为38年前

【生活】疾控专家:建议每4小时更换1次口罩。专家提醒市民,科学正确佩戴口罩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口罩佩戴4小时后需要更换,口罩潮湿或污损时应及时更换。疾控专家认为,戴口罩时要盖住口鼻和下巴,鼻夹要压实,不要同时佩戴多个口罩,有呼吸道基础疾病的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防护口罩。3岁以下婴幼儿不宜戴口罩,易引起窒息,家长应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