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深圳手机早报

深圳早报 | 3月11日 周四 | 全国早报|最近的深圳新闻事件 深圳的热门新闻事件

第796天编辑整理 第784份深圳早报

【深圳早报】3月11日 周四

1、深圳率先实现商事主体电子执照电子印章综合应用:有了电子印章,企业办事真爽。

2、莲塘现20多米高勒杜鹃“花瀑布”,生长18年成新晋网红打卡地,位置在罗湖区莲塘村六巷。

3、深圳男生打篮球时假摔借机向女友求婚:为这一天我策划了一个月。

4、港铁(深圳)4号线上梅林站和清湖站试行智能测温机器人,可实现红外线5米内快速测温,测温范围达5-8人,是无接触下精准测温的硬核机器。

5、自2021年1月1日起,符合条件的常住异地参保人(包括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和常驻异地工作人员),办理跨省、省内常住异地就医备案时,取消备案三家当地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的限制,直接备案到地市或省份。在备案地的所有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按照深圳医保相关规定享受市外就医待遇。

6、深圳东部过境高速启动征地拆迁工作。

7、南科大、深大跻身内地榜30强,泰晤士高等教育2021新兴经济体大学排名发布。

8、深圳龙岗大运枢纽将于2022年建成,四线换乘覆盖东西部。

9、东莞2号线三期有新进展,将与深圳20号线对接:未来东莞将尽快推动东莞1号线与深圳6号线支线对接,东莞1号线支线与深圳22号线对接,东莞3号线支线与深圳11号线、深圳10号线(东莞段)的对接建设。

10、即日起至3月31日,深圳机场推出“托运行李快递服务” 免费体验。

11、3月25日起,广东实施接受教育减免驾驶证扣分新政!最高可减6分。

12、深圳养老金16年连涨,企业退休人均基本养老金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13、香港UA电影院宣布于2021年3月8日全线结业,中国内地的各UA电影城及英皇UA电影城均正常营业。

14、深圳市首例非法放贷型非法经营案一审获判。

15、深圳海关2020年减免税款13.8亿元。

16、深圳超前布局关键核心技术,目前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18650家。

17、列车上占座还辱骂乘务员!一男子被深圳铁路警方行拘五日。

每天清晨5点发布 每天30秒尽知深圳事

【全国早报】3月11日 周四

1、张文宏说今年摘口罩难度很大,明年下半年可能有摘口罩趋势。

2、今年放假通知:“五一”连放5天。

3、日媒:东京奥运会不接纳外国观众。

4、东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开幕式将闭门举行;东京奥运会体操测试赛被取消。

5、世界卫生组织:每3名女性就有1人曾遭受过暴力。

6、代表:建议9年义务教育延至12年;建议警惕一些影视作品伪娘化;建议点菜剩太多按双倍付费;建议依法限制加班时间;建议取消1至3年级任何形式家庭作业;建议妇女孕期常规检项目免费;建议尽快制定社会信用管理法;建议机动车统一发票电子化;建议降低老赖入刑的门槛;建议落实大学生村医制度;

7、卫健委成立新机构应对儿童视力问题。

8、国家统计局:猪肉价格2月同比下降14.9%。

9、最高检:发现未成年人遭受侵害不报告可追刑责。

10、铜价涨至九年新高,铜紧缺致多种家电涨价。

11、关闭部分5G网络,千万用户被抛弃?联通电信携手辟谣。

12、三亚住建局约谈房地产自媒体:不得用各种方式制造购房恐慌情绪。

作为深圳人,了解深圳事,从“深圳早报”开始,欢迎朋友们复制粘贴到群或圈

深圳早报 | 3月3日 周三 | 全国早报|深圳新闻最新消息今天 深圳新闻头条最新消息

第789天编辑整理 第777份深圳早报

【深圳早报】3月3日 周三

1、大陆也有顶级菠萝!广东徐闻菠萝即将大量上市;每3个中国菠萝就有1个来自徐闻;网友科普广东一县凤梨产量惊到台名嘴。

2、树树皆春色,花开动鹏城!深圳4年种植各类观花乔木约20万株。

3、深圳一小区空调外机从9楼坠落,住户:网上找的安装工操作失误。

4、报告显示:深圳上周20个片区二手房报价下跌,龙华中心片区跌8.2%;深圳二手房新政显效#,深圳二手房网签量环比下降七成。

5、网传深圳一家没有堂食的网红外卖店用提前加工好的“菜肴包”代替现炒热菜,而这些菜肴包的保质期多在3-6个月,也有最高达一年半,深圳市监局介入调查。

6、深圳年花年桔预约通道已开通,物业可预约回收。

7、深圳奔驰车行驶中,副驾驶位车门突然打开,掉下来一名女子,警方介入。

8、深圳文化新“三馆”用地获批:这三家是深圳创意设计馆、深圳科技生活馆、深圳自然博物馆。

9、深圳某校封闭隔离外卖无法送达,外卖小哥一声吼直接将外卖扔进学校。

10、深圳奇葩男酒后叫代驾,价格谈崩将代驾赶下车,自己开车离开被举报。

11、深圳机场获评2020年度全球4000万级以上最佳机场。

12、深圳抵押房产贷款也要参照指导价,两家银行已实施。

13、广东省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广东经济“画像” 专利全国居首。

14、深圳女租客打砸出租屋内物品,房东:我补偿3000元她都不走。

15、深圳:疫情期间近七成烟民吸烟量减少。

16、深圳将鼓励建设人工沙滩,增加滨海公共开放空间。

每天清晨5点发布 每天30秒尽知深圳事

【全国早报】3月3日 周三

1、2021314能否开放婚姻登记?:安徽怀宁县民政局回复称,2021年3月14日为法定节假日,怀宁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不予加班办理婚姻登记。

2、世卫专家:全球近10%人口有新冠病毒抗体。

3、最高法设立少年法庭工作办公室。

4、全国人大代表5大建议:禁止明星代言网游,加大网游监管整治力度;公共场所大量装备AED;夫妻合休产假:允许双方申请延长假期至42周;非法代孕相关组织从业者入刑;大幅降低微信支付手续费。

5、高空抛物罪全国首案在江苏溧阳审理,女子3楼扔菜刀获刑6个月。

6、最新调查:超8成中小学生睡眠时长未达标。

7、报告:听力损失影响全球超过15亿人。

8、北京部分60岁以上老人接种新冠疫苗。

9、郑州拟调整停车收费标准:全部计时收费,有人计算发现费用提升一倍。

10、工信部称APP广告应明显设置关闭按钮。

11、上海取消新开办药店间距限制。

12、2020中国专利申请量世界第一。

作为深圳人,了解深圳事,从“深圳早报”开始,欢迎朋友们复制粘贴到群或圈

深圳早报 | 2月28日 周日| 全国早报|深圳最新新闻事件头条 深圳今天新闻大事

第786天编辑整理 第774份深圳早报

【深圳早报】2月28日 周日

1、深圳一77岁重症老人手指被卡,消防出动10分钟内剪断戒指。

2、深圳市发布征求意见稿:随迁子女参加中考条件基本不变。

3、股票名师涉嫌诈骗负责人被刑拘,深圳800警力集中收网荐股名师。

4、深圳福永客运站将于3月1日停业,站长:客流量每日比去年下降70%。

5、22.32亿元竞得龙华地块,开市客华南总部落户龙华。

6、深圳外卖公司奖励见义勇为员工。

7、深圳四大国有行表态二手房参考价:以官方参考价为重要参考,“细则正在制定中”。

8、8条“招手停”巴士线路下月开通高峰期3分钟一班,接驳地铁站到居住区产业园。

9、深圳公布国际演艺中心和深圳金融文化中心的国际竞赛优胜设计方案,它们未来将与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共同构成香蜜湖片区核心区的三大地标建筑;未来香蜜湖 “还湖于民”。

10、前海拟建一所双语学校将提供1500个学位。

11、华强北片区拟实施货车限时通行,交警公开征求意见。

12、深圳出台“28条”打造制造强市样本。

13、东莞楼市限购新政:调整限购年限。

14、深圳一男子乘公交嚼槟榔导致昏迷,司机多方求助将其紧急送医。

15、梧桐绿道多个公厕被拆除?相关部门:系为保护水源。

16、深圳技术大学再获批8个本科新专业。

每天清晨5点发布 每天30秒尽知深圳事

【全国早报】2月28日 周日

1、截至目前,中国已有约94万人拥有博士学位,相当于每一万个人里才有6个博士。

2、刑法修正案将于3月1日起施行:最低刑责年龄下调至12周岁;奸淫幼女最高可处死刑;冒名顶替入学上岗等正式入刑;抢公交车方向盘、高空抛物等正式入刑;袭警罪正式明确。

3、香港资深演员吴孟达因病救治无效去世,享年68岁;生前没有立下遗嘱。

4、中国人1年吃掉超57万吨泰国榴莲;泰国农业部:中国成泰国榴莲全球最大买家。

5、上映第16天的《你好,李焕英》总票房达46.86亿元,超过《流浪地球》,升入中国影史票房第三名;《唐人街探案3》总票房破42.5亿,超过原先排在第四名的《复仇者联盟4》,成为中国影史票房第五名。至此,中国电影票房排行前五名全是国产片。

6、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嫦娥五号、珠峰高程测定等入选。

7、中国科学院:成功发现了成体肝脏中新生肝细胞的来源。

8、元宵节全国共查处酒驾醉驾7000余起。

9、印花税法草案首次提请最高立法机关审议。

10、交通部:网约车加收春节服务费要适度合理,全额支付给驾驶员。

11、陕西发现春秋时期男性美容面脂。

12、男性逐渐支撑起医美市场:平均客单价是女性的2.75倍。

作为深圳人,了解深圳事 从“深圳早报”开始 欢迎朋友们复制粘贴到群或圈

深圳早报 2月5日 周五 全国早报 微信新闻早报每日新闻早报每日早报分享

【深圳早报】2月5日 周五
1、深圳春节疫情防控不缺位不加码,低风险地区来深持绿码无需隔离。
2、深圳年长旅客可要求人工查询健康码。
3、春节期间开车去大鹏半岛、仙湖植物园需预约通行。
4、年夜饭搜索量涨200%,深圳年货美团下单量全国前三。
5、春节乱涨价可举报!深圳市场监管发布市场秩序提醒告诫。
6、深圳男童玩捉迷藏被卷车底身亡,10多名路人曾抬车相救。
7、深圳一快递藏300余件烟花棒被查。
8、深圳一男子不出示健康码强闯火车站,并殴打防疫人员,警方:行政拘留5天。
9、深圳全市范围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禁放、禁售、禁运、禁带! 
10、大沙河公园过河汀步建成开放,附近居民不再需要绕路,就可直通大沙河公园和长廊对岸赏花观景,还能亲水嬉戏。

11、50城白领平均薪资排行榜:2020年四季度深圳白领平均月薪10321元,居全国前四。
12、西丽站未来将设13座站台,规模超过深圳北站。
13、2021年3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因施工光明区江豪一街(屋园路至大园路)路段由南北双向通行,调整为南往北单向通行。
14、深圳女子获救后三次塞钱给消防员被拒。
15、深圳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设立为“深圳技师职业学院”。
16、深圳一司机携百万工资款潜逃,瓦片堆藏匿百万赃款,龙华警方快速追回。
17、父亲下车取行李错过开车时间,5岁女孩独自从深圳坐高铁到长沙 。
18、立春不等于入春,深圳平均入春时间为2月6日。
19、春节前后17天,龙华现代有轨电车每日延长运营1小时。
20、广东新增2个国家级水情教育基地,深圳梅林水库上榜。

【全国早报】2月5日 周五
1、国家卫健委回应强制隔离乱贴封条:对返乡群众的乱加码就是乱作为。
2、春节前北京提前发放2月社保待遇;北京春节期间影院上座率不超过50%。
3、国家卫健委:全国重点人群接种新冠疫苗3123.6万剂次。
4、上海浦东发现相关人员核酸结果可疑,现场正在封控排查。
5、工信部:艺龙酒店等37款App未按要求整改被下架。
6、教育部提出: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随堂作业在校园内完成,初中阶段作业不超纲,高中阶段作业不越界。
7、两部门简化已故存款人存款提取手续:1万元以内存款无需提交继承公证书。
8、贪官被通缉一年后可没收违法所得。
9、中国成功实施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
10、广州多家银行已暂停接力贷,有大行取消跨行赎楼贷;广东二套房贷利率最高达6.86%,房贷利率普遍上浮。
11、官方将重点整治煽动粉丝互撕等行为 ,官方将打击诱导未成年打榜控评。
12、北京三部门约谈自媒体大V:不得制造购房恐慌情绪;北京5家房地产中介被约谈:逢涨必查、逢炒必办。

深圳早报 | 1月6日 周三 | 全国早报|深圳今日新闻事件 深圳新闻最新消息今天

第733天编辑整理 第722份深圳早报

【深圳早报】1月6日 周三

1、2025年成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标杆,深圳又提出了新目标。

2、宝安区西乡大道山语华庭对面的山上树林起火。起火原因为有老人半山腰上种菜,纵火烧蚂蚁窝引发树林起火。此次火灾无人员伤亡。

3、上海、广州和杭州成为元旦最热门的入住城市,深圳排第四。

4、数据:2020 年全国电影市场总票房为 204.17 亿,5.49 亿人次观影。深圳以 6.4 亿元的票房成绩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上海、北京。

5、香港律政司将新增一个项目:新加入律政司的律师在前3年试用期间,必须学习内地法律的基础原则,包括学习宪法、基本法、国安法等。

6、龙华区民治体育公园修建近两年进展缓慢,官方回应:待水质净化厂完工后再建公园。

7、今天起三股冷空气陆续影响深圳:6日气温较5日略降2-3℃;7日气温明显下降;8-9日早晨最低气温降至6-8℃;10-12日寒冷天气持续。

8、深圳:南山、龙华区部分路口开展“转弯危险区”警示带设置试点,以减少“内轮差”事故发生。

9、《辛丑年》生肖特种邮票在深圳首发。

10、深圳出台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到2023年,深圳市数字经济产业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11、2020年深圳辖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9789亿元,增长3.9%。

12、深圳市位列2020年中国地方政府效率“百高市”第一,广东省位列2020年中国地方政府效率“十高省”第四。

13、五部门公布了第27批新认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名单,大疆创新、拓邦股份两家深圳企业的技术中心榜上有名。

14、深圳高楼瓷片脱落砸坏楼下车辆,房屋管理者被判赔8900元。

15、深圳交警再启无人机查外卖电单车违法,覆盖7小时送餐高峰、100个路口。

16、创历史新高!2020年深圳用电量同比增长1.06%,供应平稳有序。

每天清晨5点发布 每天30秒尽知深圳事

【全国早报】1月6日 周三

1、虾米音乐2月5日关停 ,3月5日后将无法登陆。

2、商务部:顾客不戴口罩可拒绝其进入商场超市。

3、石家庄新增30例无症状感染者,小果庄村调整为高风险地区;衡水110名医护支援河北中风险地区;河北2家医院全面禁止住院探视;邢台全面进入战时状态;张家口涿鹿县进入战时状态;鉴于疫情形势严峻,河北大学昨日开始放假,学生将在未来两天内陆续离开学校;中疾控和卫健委专家组已赴石家庄和邢台。

4、北京或挑战21世纪最低气温纪录,持续低温将超一周;北京6日夜间最低气温将在-16℃左右。

5、杭州拟首次放宽限牌,将推出浙A区域号牌。

6、2021年新冠疫苗产能可满足国内大规模接种。

7、沈阳:全员核酸检测结果不作为离沈依据。

8、山东发现首例新冠变异毒株感染确诊患者。

9、军队人员2种情形不得申请结婚:军队人员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义务兵服现役期间不得申请结婚;军队院校生长学员本科、专科在校学习期间不得申请结婚。

10、商务部规定餐馆应提供一菜一公筷,商务部提倡就餐不超2小时。

11、浙江2月将完成重点人群疫苗紧急接种。

12、从2013年开始到2018年,上海白领的体检异常率从94%上升到了将近99%。90后的五大健康困扰分别为皮肤问题、抑郁、肠胃问题、睡眠问题、脱发。

13、印尼下周大规模接种中国新冠疫苗,总统第一个打。

14、生态环境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2月1日起施行。

15、云南:1月起个人出租住房减按10%税率征个人所得税。

作为深圳人,了解深圳事,从“深圳早报”开始,欢迎朋友们复制粘贴到群或圈

深圳早报 | 1月5日 周二 | 全国早报|今日深圳发生的重大新闻 深圳早报网

第732天编辑整理 第721份深圳早报

【深圳早报】1月5日 周二

1、深圳宝安国际行李跟踪再确认系统正式上线运行,深圳国安国际机场实现了进出港行李全流程跟踪。即日起,可在深圳国安国际机场微信小程序等平台,实时掌握托运行李轨迹。

2、华强北机采中心揭牌启用,可同时为11名机采献血者提供采集服务。

3、深汕铁路正式开工,未来深汕合作区到市区仅需30多分钟。

4、专挑恶劣天气,深夜偷盗渔船发动机,3人被深圳警方抓获。

5、元旦假期深圳刑事治安警情同比降24.7%。

6、深圳女孩跨年夜加班,被外卖小哥一动作感动回赠围巾,网友:愿善良的人都被温柔以待。

7、多所名校公布毕业生平均薪酬:南大、哈工大(深圳)年薪超17万。

8、全国首创!深圳机荷高速将改上下双层8+8车道。

9、元旦假期超11万人打卡宝安“湾区之光”。

10、深圳女子丢东西调监控遭保安殴打:信不信我打死你。

11、春节将至,大批香港市民提前返回内地。据悉,元旦起四日内有过万名香港市民返回内地。

12、深圳女子网恋遇“真爱”人财两空,宝安警方刑拘诈骗嫌疑人。

13、深圳21岁男子刚升主管,工作压力大路上遇交警,被处罚后情绪崩溃。

14、深圳学生手绘联名款校服走红, 回头率超高。网友:来教导处一趟。

15、广东自贸区2020年1至11月新设企业2.7万家,税收收入同比增长28.4%。

16、深圳多位市民买狗怀疑买到星期宠物:多部门介入调查。

17、亚洲区域集中供冷规模最大的冷站——深圳市前海集中供冷系统5号冷站D区顶板的浇筑完成,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区域集中供冷工程,实现12%左右的节能率,每年可节约1.3亿度电。

18、深圳患阿尔兹海默症老人离家失踪,五十名警力全力营救。

19、元旦假期深圳陆海空铁到发旅客164万人次。

20、数据:至2019年,深圳居民储蓄余额达到16020.77亿元,在36个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五。

21、“小冰人”并未走远!周三起深圳又有冷空气到货,最低7℃。

22、所有境外入境深圳人员集中隔离14天后纳入7天社区管理。

23、乌鲁木齐航空1月6日起开通于田=乌鲁木齐=深圳航线。

24、五指耙森林公园一公园惊现3米长大蟒蛇 !捕蛇人三分钟请蛇入瓮。

25、民法典施行后高空抛物第一案:广州小孩高空抛物,家长全部担责。

26、宝安60公里新式自行车道预计2月底完工,宝安金科路、宝源路、新安西路等路段设置新式自行车道。

27、莲花山相亲角回应登记身份信息:交由辖区警务室核查。

28、福田区深南路禁行无牌电单车。

每天清晨5点发布 每天30秒尽知深圳事

【全国早报】1月5日 周二

1、2020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38微克/立方米,首次降至“30+”,为2013年该数据有持续监测记录以来最优。

2、2020年我国的快递业务量完成830亿件,进村!进厂!出海!将构建日处理超10亿件的寄递网络。

3、拼多多员工意外离世说明 :从未发布过此前网传截图的“官方回应”;知乎回复拼多多:网传截图真实,拼多多创建回答,并删除了回答;拼多多为官方账号管控不严道歉:供应商员工发布 不代表官方态度。

4、上海首例适用民法典撤销婚姻关系案宣判,男方婚前患艾滋未告知婚姻关系被撤销。

5、国常会通过印花税法草案:将证券交易印花税纳入法律规范。

6、受疫情影响,苏格兰爱丁堡动物园面临财政压力,中国大熊猫“阳光”和“甜甜”可能将返回中国。

7、元旦期间银联网络交易总额1.02万亿,银联网络交易总额创历年新高。

8、中国天眼4月1日起对全球科学界开放。

9、滴滴计划于2021年赴港上市,估值 600-800 亿美元。

10、民法典施行后高空抛物第一案:广州小孩高空抛物,家长全部担责。

11、北京一男子泄露感染者流调报告被拘;北京通报3起涉疫违法犯罪案例;北京严格执行入境人员14+7措施,对入境未满21天的进京人员闭环管理;北京一高校4名学生为确诊病例次密接。

12、2020新生儿爆款名字:男孩梓睿,女孩梓晴。

作为深圳人,了解深圳事,从“深圳早报”开始,欢迎朋友们复制粘贴到群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