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深圳最近新闻事件

深圳早报 | 11月4日 周三 | 全国早报今日头条消息事件12条

第668天编辑整理 第659份深圳早报

【深圳早报】11月有4日 周三

1、深圳网红狗收到500元罚单:独自外出,未由成年人牵领。

2、第21届深圳读书月启动,2200余场文化活动打造文化盛宴。

3、南山面向2021届优秀毕业生招聘在编教师,预报名通道10月31日9时正式开启,600余个岗位虚位以待。

4、深圳夫妻吵架后丈夫开煤气轻生,消防赶到时已严重昏迷。

5、新型毒品伪装成饮料迷惑青少年,龙岗警方破获一新型毒品犯罪案。

6、深圳湾口岸24小时通关迎新进展:实际通关时间现在6:30-24:00。《重点工作》提到将推动落实深圳湾口岸24小时通关。

7、最高逾1.8万元/月!深圳发布社会工作类专业技术人员薪酬指导价。

8、伙同现女友用去世前女友病历骗捐款,广东警方破获一利用虚假病历骗取网友捐款的案件。

9、深圳规定每年11月8日为市“垃圾减量日”,深圳将迎首个“垃圾减量日”,呼吁市民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10、双11深圳人火锅搜索量增幅超650%,深圳人搜索植发量位列全国第10位。

11、深圳女子“新员工入职聚会”醉酒疑遭强奸,该案将于月中开庭。

12、深圳市三院今年肝移植手术破百,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13、深圳人最爱买书,保持连续29年人均购买量全国第一。

14、女歌手深圳整容后索赔百万被斥,医院反诉索赔150万。

15、女子地铁乱扔瓜子壳用英文回怼劝阻者,广州地铁:已移交警方处理。

16、深圳红山国际服务中心正式揭牌启用,龙华区颁出首张“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证”。

17、在怀孕初期被男方抛弃,深圳19岁孕妇为省钱在家接生二胎。

18、深圳男子出售本人电话卡被抓,警方提醒:勿因小利成“电诈”帮凶。

每天清晨5点发布 每天30秒尽知深圳事

【全国早报】11月有4日 周三

1、上交所发布暂缓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上市的决定,彰显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坚定决心。

2、打工人一词被多家公司注册商标,均在申请注册状态。

3、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建议全文发布。

4、2020年美国大选总经费将创纪录,相当于上次大选时两倍。

5、我国首个国家公园警察总队在青海成立。

6、教育部将启动第5轮学科评估:评价教师不唯学历和职称,评价科研水平不唯论文和奖项。

7、成都一高校将种田纳入必修课,学校从2006年起将种田纳入必修课,共64个学时两个学分。

8、国家留基委:年底前因疫情无法公派留学可延期1年。

9、老大:明年上半年将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系统评估和总结,然后正式宣布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0、两部门拟规定:网络小额贷款不得用于炒股买房。

11、湖南一名刚满月的女婴在外婆和母亲的监护下在家中戴脖圈游泳窒息身亡。

12、中消协发布双十一消费提醒:根据实际需求选购商品,不被商家促销活动冲昏头脑,面对大促先清理自家库存。

作为深圳人,了解深圳事,从“深圳早报”开始,欢迎朋友们复制粘贴到群或圈

深圳早报 | 11月3日 周二 | 全国早报今日头条消息事件

第667天编辑整理 第658份深圳早报

【深圳早报】11月3日 周二

1、深圳辅道绿化树惊现马蜂窝,事发学校路段,消防称将进行清除。

2、深圳男子染上赌博侵占公司公款319万被刑拘。

3、深圳9岁女童撸猫得怪病猫抓病,医生:这病可能导致失明。

4、深汕交通枢纽迎新进展:将引入深汕高铁和广汕高铁,构建“半小时生活圈”。

5、因地铁施工,2020年11月8日至2021年5月7日,封闭赤湾路(兴海大道路口至天祥路口段)。

6、父亲病危盼见植物人儿子最后一面,深圳一医患调解机构千里护送患者回老家。

7、深圳轨道交通12、13号线PPP项目正式签约:深圳地铁与中国电建联合体中标12号线PPP项目;港铁咨询与中铁电气化局联合体中标13号线PPP项目。

8、中国社科院发布城市发展报告,深圳城市健康发展指数综合排名居首。

9、白云机场T3枢纽将引入地铁22号线直通深圳。

10、首次试行!11月起,深圳交警非现场抓拍+远程执法,严查电动车违法。

11、香港老大将于3日至7日访问北京、广州和深圳,多位政府官员将随行。

12、深圳公布今年第三批游泳场所水质抽检情况,2家复检仍不合格。

13、深圳企业家建议把英语列为深圳、至少是窗口单位的第二官方语言。

14、深圳打响臭氧污染攻坚战,发现问题企业59家,立案查处5宗。

15、惠阳小伙把可乐当水喝患尿毒症。

16、深圳发布全国首份城市陆域生态调查评估报告。报告显示森林占深圳生态系统43.7%。

每天清晨5点发布 每天30秒尽知深圳事

【全国早报】11月3日 周二

1、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0年11月5日起发行2020年版第五套人民币5元纸币,提升了整体防伪性能。

2、三只松鼠等回应薯片被检出致癌物:国家标准无丙烯酰胺限量要求,目前正常销售。

3、“压垮成年人只需一个家长群”引热议,家长奔溃退群!建“家长群”到底为了啥?

4、破纪录!袁隆平团队双季稻晚稻亩产911.7公斤。

5、上海一中学开设了11门体育兴趣课,有攀岩、滑冰、咏春拳等,深受学生们喜爱。

6、一二线城市生育图鉴:过去10年深圳平均出生率最高,上海等4市人口负增长。

7、星巴克利润腰斩,星巴克宣布将在美国和加拿大地区再度关闭200家门店。

8、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将于11月23日至24日在浙江乌镇举行。

9、工信部:4K电视占销量近7成,将推动超高清视频与5G融合。

10、新研究:新冠病毒可破坏血脑屏障。

11、湖南省疾控中心:湖南最早年底开始新冠疫苗紧急接种。

12、iPhone4被制成标本售卖,价格800元至1000元。

13、国务院办公厅: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销量的20%左右。

14、浙江嘉兴、义乌、绍兴、杭州等地已开放新冠疫苗紧急接种预约,出国或到疫区工作的人可以提前注射。

15、8K+VR看春晚,影院看直播?你来不来?#2021央视春晚#将实现三大技术突破】2021年春晚将开展8K/4K/VR直播。尝试8K频道直播试验在上海和深圳户外巨型大屏播出。

作为深圳人,了解深圳事,从“深圳早报”开始,欢迎朋友们复制粘贴到群或圈

深圳早报 | 11月2日 周一 | 全国早报今日分享热门消息16条

第666天编辑整理 第657份深圳早报

【深圳早报】11月2日 周一

1、深圳市第41届市民长跑日暨2020年全民健身活动月启动仪式将于11月2日上午在市民中心广场举行, 部福中三路、民田路、益田路、福中一路、金田路等道路将采取临时交通管控措施。预计临时交通管制时间为11月2日7时30分至8时20分。

2、深圳一小区邻地铁的门因疫情未开放,居民需绕行,业委会回应。

3、赛诺菲巴斯德疫苗创新中心在深圳坪山启动建设,是中国首个国际化疫苗创新中心,也是世界上首个以疫苗命名的创新中心。

4、深圳上水径一工业园附近突发火灾,现场火势凶猛浓烟弥漫,无人员被困。

5、深圳一95后小伙为虚拟猫举行英国皇室爵位加冕仪式引起热议。

6、多名香港反对派议员被捕。

7、梅州一双胞胎哥哥帮弟弟替考科目二,被人脸识别系统识破。

8、深圳警方介入员工被高管打伤事件,打人者被行政拘留10日。

9、大鹏轨道新进展!深惠城际大鹏支线工程先开段招标。

10、深圳将施行国内首个健康“基本法”, 由“治病”向“健康”观念转变。

11、“双11”期间深圳预计处理快件2.1亿件,同比增长约两成。

12、疑中山三院持刀伤人者遗书曝光:工作时受不公正待遇,精神压力巨大。

每天清晨5点发布 每天30秒尽知深圳事

【全国早报】11月2日 周一

1、绵阳市一家长怒斥培训机构办万圣节活动:正能量就是你们败掉的。

2、三峡工程完成整体竣工验收。

3、韩国接种流感疫苗后死亡人数升至83人。

4、宫颈癌HPV疫苗之父楚尔·豪森:建议男性也接种HPV疫苗。

5、丈夫给前女友转账550万元被妻子起诉,上海法院判还200万元。

6、中国邮政定于11月1日发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纪念邮票一套1枚,全套面值1.20元,计划发行695万套。

7、太原严禁要求家长投票转发各类信息。

8、交管局:全国一天查处酒驾醉驾9000余起。

9、第7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已经开始,700多万人口普查员上门登记。

10、上海新规患者如逃避隔离医费自负。

11、天津南环铁路桥坍塌事故造成7死5伤,有关负责人已被警方控制。

12、截至10月31日,我国发生三级以上地震513次。

作为深圳人,了解深圳事,从“深圳早报”开始,欢迎朋友们复制粘贴到群或圈

深圳早报 | 11月1日 周日 | 全国早报 | 每天清晨5点发布 每天30秒尽知深圳事

【深圳早报】11月1日 周日
1、广州中山三院发生持刀伤人事件,2人受伤其中一名医生曾援鄂,行凶者跳楼自杀。
2、贫困户人均收入18000元以上!大鹏对口帮扶河源市源城区成效显著。
3、品牌薯片检出含致癌物,深圳消委会:对生殖和遗传有一定的毒性。
4、全国首个AI智慧书城来啦!中心书城北区全新升级开门迎客。
5、深圳九价HPV疫苗中签率不到4%!中介公开加价千元。
6、今起深圳犬只未注射芯片视为无证养犬,芯片对犬只健康几乎没有影响。
7、共享单车成僵尸车,红岭中路一路段长期停满共享单车无人使用且无人清运。
8、华强北iPhone12价格:一小时变几次,iPhone12Pro仍比官网贵。
9、簕杜鹃进入花期,深圳市内多条高架路边种植的簕杜鹃形成了一条又一条的花带,市民:开车路过感觉也很舒服。
10、11月1日“人才日”,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将同步开启。
11、广州一学校实验室瞬燃4名学生受伤。
12、“减负”让科研人员轻装上阵,深圳科技创新条例11月施行。

【全国早报】11月1日 周日
1、钟南山称以后还会有散发病例,防疫措施不能松;中国不会再出现几万人感染。
2、世卫组织:新冠肺炎疫情仍构成国际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31省份前三季度GDP排名出炉,粤苏鲁稳居前三。
4、国家统计局:中国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报51.4。
5、官方通报常熟银行员工查出肺结节:正组织专家检查。
6、福建永辉超市工作人员脚踩鱼虾整理商品,超市:具体情况不便透露。
7、新疆喀什:携带7日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可正常离喀。
8、11月天象时间表:11月17日至18日夜间狮子座流星雨达到极盛;11月19日傍晚“双星伴月”;11月30日半影月食。
9、中国多个驻外使馆发布通知:赴华人员须凭双阴性证明登机。
10、苹果部分AirPodsPro出现声音问题,苹果公司将免费更换。
11、境外组织策反河南一博士,要求搜集我国某家核电站重要涉密资料。
12、詹姆斯·邦德的扮演者肖恩·康纳利去世,享年90岁,因在第一部“007”电影出演而成名。

深圳早报 | 10月31日 周六 | 全国早报今日精选头条

第664天编辑整理 第655份深圳早报

【深圳早报】10月31日 周六

1、深圳新桥影视基地首座摄影棚启动,8部影视剧剧组现场签约。

2、宝安将在海滨广场举行“人才主题”灯光秀。即日起至11月1日,每日19:00-21:00,海滨广场将联动海纳百川大厦、龙光世纪大厦、海滨广场光明塔、国际西岸商务大厦等地标楼宇,一起为人才亮灯。

3、地铁6号线支线建成通车后将同东莞1号线衔接,全面带动凤凰新城、光明小镇片区发展。

4、深圳13岁男孩被母亲抛弃后照管三个弟弟,邻居:天天一个水煮白菜。

5、10月31日、11月1日深圳市将举行2020年度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全市设26个考点,约有2.3万人报考。

6、深圳河入海口红树林湿地将更新改造,海桑换成红树,给候鸟更多觅食空间。

7、天猫联合高德地图发布双11全国产业带交通热力图,广东区域的多个产业聚集地“红得发紫”,交通热度增幅领跑全国。

8、《深圳经济特区健康条例》是国内首部地方性健康法规,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实施。实施后,深圳将对未成年人全面禁酒,卖酒给未成年人罚3万。深圳碳酸饮料须标健康损害提示标识。

9、 11月3日-9日期间龙华现代有轨电车运营时间有调整,提前至21点00分结束运营,即运营时间调整为:6:30-21:00。在此期间,有轨电车主线线路(清湖-新澜)运营时间维持正常(6:30-23:00)。

10、南山区获评”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11、“华为Mate40系列成为首款支持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的智能手机。

12、预计2022年建成通车!深圳地铁6号线支线两区间隧道同日贯通。

13、10月份深圳新房在线均价48090元/㎡居首,48.3%的购房者近1年内有购房计划。

14、深圳交警启动秋冬季交通专项整治,“铁眼”指挥铁骑查处重点车。

15、深圳市最大的儿童公园来了!龙岗区儿童公园建设工程正式动工。

16、每年8月将成深圳健康活动月,今后国土空间规划和资源开发利用等需进行“健康评估”。

每天清晨5点发布 每天30秒尽知深圳事

【全国早报】10月31日 周六

1、多地九价HPV疫苗一针难求,申请者摇号超一年,中签率不到4%,中介公开加价千元。

2、新加坡取消中国旅客入境限制,仅需接受新冠检测。

3、钟南山:中国暴发第二波新冠疫情可能性很低 防控手段对秋冬季流感也有效。

4、世界50%新冠病例由无症状感染者传染,也就是说无论是无症状还是有症状,都要全面地进行控制;美国平均每1.2秒就有1人新冠阳性,每107秒就有一名美国人死于新冠肺炎。

5、驻美使馆提醒:搭乘航班赴华需48小时内双阴性证明;中国驻英大使馆:从英国回国需48小时内双阴性证明。

6、教育部公示717门国家级一流本科线上课程。

7、江西高院就张玉环国赔案作出赔偿决定:张玉环获国家赔偿496万元。

8、教育部回应增设大中小学春秋假期建议:各地、高校结合实际安排。

9、广东清远一小学把马术高尔夫纳入体育课程。

10、全国高速统一限速标志,高速公路限速不得超过120km/h。

11、民族乐器出口量每年涨10%,我国为全球第一大乐器制造国。

12、互联网企业百强榜发布,阿里巴巴、腾讯、美团、百度、京东、网易、拼多多、滴滴、字节跳动、腾讯音娱分别名列前十位。深圳共有6家本土企业上榜,分别为腾讯、梦网科技、乐信、迅雷、房多多以及创梦天地。

作为深圳人,了解深圳事,从“深圳早报”开始,欢迎朋友们复制粘贴到群或圈

深圳早报 | 10月30日 周五 | 今日全国手机早报分享

第663天编辑整理 第654份深圳早报

【深圳早报】10月30日 周五

1、11月1日“深圳人才日”,宝安人才林公园将正式开园迎客。

2、深圳高校人才家底雄厚,鹏城11家诺奖实验室 其中9家扎根高校。

3、小米5.31亿元深圳拿地建国际总部,跟腾讯阿里做邻居。

4、时隔十年,深圳再度发现欧亚水獭。

5、自2020年2月1日至12月31日,在工商业电价方面,广东省实施按原到户电价水平的95%结算的电价优惠政策。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提醒转供电主体不得截留降价红利。

6、报告:30个城市刚需族上车套均总价居前的城市是北京(350万元)、深圳(345万元)、上海(295万元),厦门266万元紧随其后;长沙、沈阳、重庆等8城市则门槛稍低,在百万元以内。

7、深圳新任命三局级干部,高圣元任市政府秘书长。

8、因地铁施工,2020年10月30日至2021年4月28日封闭同富路(蚝业路口至和平同裕路口段);2020年10月30日至2021年4月28日建桥街(永福路口至同富路口段)由东西双向通行,调整为西往东单向通行。

9、老牌名企史丹利搬离深圳,数千人被要求三日内解除合同,8月刚获评坚守先进制造标杆。

10、深圳时尚产业有了特色银行:全国首家“时尚银行”启动。

 

11、22个枢纽入选2020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深圳建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12、深圳前三季度外贸进出口增长2.7%。

13、预计今冬将形成拉尼娜事件:深圳会经历 “60年最冷冬天”?

14、坪山区率先推出了深圳市首条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示范线路——坪山区深兰科技-深智联自动驾驶巴士示范线路。

15、深圳犬只芯片注射覆盖率已达四成!11月起,未注射芯片视为无证养犬。

16、2021年泰晤士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公布,深大8学科上榜并列全国第九。

17、未批先建非法占地,龙城街道处罚一企业26万余元。

 

每天清晨5点发布 每天30秒尽知深圳事

【全国早报】10月30日 周五

1、上海出台条例规范广场舞:广场舞不能想跳就跳啦,2021年1月1日起实施。

2、西安千年银杏进入观赏期,网上预约日限3000人。

3、天问一号至少还要闯三关,天问一号预计明年5月着陆火星。

4、目前全国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其中3/4在晚上11点以后入睡,1/3熬到凌晨1点以后入睡。

5、河南周口退休农业专家用牵牛花嫁接出空中红薯,整条红薯走廊达数百米,回应质疑:生长于放蛭石的吊盆,并非空气中。

6、太原出台学生减负新规:太原全市小学每周一天无作业。

7、今日起恢复韩国首尔至北京直航航班,计划每周安排1班;北京解除青岛方向进京人员管控。

8、多部门:慢性病互联网复诊费用将纳入医保。

9、北京市场监管局:直播平台要对带货经营者实人实名验证。

10、上海一初中生指出历史教科书钱币错误,编辑坦承有不妥将删改。

11、南京在运营的10条、总长378公里地铁线路实现移动5G网络全覆盖,南京成为全球地铁5G全覆盖里程最长的城市。

12、吉林一高校规定学生7点半必须起床:没课也不能睡,用制度约束学生作息。

13、上海12岁以下坐自行车要戴头盔。

14、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预计2020年GDP突破100万亿元;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

15、我国每年有超190万患者死于卒中。

作为深圳人,了解深圳事,从“深圳早报”开始,欢迎朋友们复制粘贴到群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