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深圳今天新闻头条

深圳早报 | 4月11日 周日 | 全国早报|深圳龙华最新新闻事件今天 最近深圳新闻事件

第826天编辑整理 第814份深圳早报

【深圳早报】4月11日 周日

1、深圳打击夜间噪声污染,噪声执法将常态执行。

2、罗湖10日起至本月23日再推数字人民币试点“升级版”,测试人群再扩容50万名。

3、深圳亮剑互联网不正当竞争,相关企业制造虚假流量被判赔6562万。

4、深圳福田推出“滴滴打针”!满足条件接种新冠疫苗可接送。

5、第九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在深举行, 超万件新产品新技术发布。

6、轻信偏方!深圳男子腰痛做放血治疗,满腿针眼险瘫痪。

7、首列供巴西巴伊亚州跨海云轨使用的列车在深圳下线,这是深圳车企比亚迪打造的全球首条跨海云轨线车辆,比亚迪也成为中国首家在轨道交通装备领域出海的民营企业。

8、2021-2022医保年度的深圳市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重疾险)将于4月12日参保缴费。缴费标准提高到39元/人/医保年度,新增门急诊报销金、罕见病特药津贴、健康管理加油包。

9、深圳推出打疫苗上门服务,接种车开到楼下。

10、深圳炒房大V被查,鼓吹“上班无用,房价很低”。

11、4月10日起 厦深高铁推出“月票、次卡”了。

12、3位稀客连续来访!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新增鸟类记录3种。

欢迎朋友们复制粘贴到群或圈

【全国早报】4月11日 周日

1、警方回应重庆必胜客员工与顾客起冲突:达成调解并互相道歉,顾客身份为企业退休职工。

2、我国已接种新冠疫苗16112.1万剂次,张伯礼呼吁尽快接种疫苗。

3、福布斯:北京亿万富翁总数达100位,北京取代纽约成全球亿万富翁最多城市。

4、阿里巴巴集团被罚182.28亿元,回应:诚恳接受,坚决服从。

5、国家卫健委:抗生素使用将纳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

6、27年前自考北大保安如今已是校长,网友:这是我听过最励志的故事。

7、合肥公布新一轮楼市新政,同一套住房6年内只享有1个小学学位。

8、截至4月10日,电影《你好,李焕英》累计票房突破54亿。该片已在内地上映58天,4月8日起在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正式上映。

9、西安一中学设置情绪宣泄室,网友:建议推广

10、法亦容情,22岁大学生在盐城市一看守所完成论文答辩。

11、专家:中国现在人均月流量为9GB,十年后或达100GB。

12、二手手机恢复出厂设置数据仍可恢复,引发隐私泄露担忧。

13、退役军人三亚吃海鲜遭遇宰客,服务员:不要闹事,不然走不掉。

14、专家建议每天保证1.5升以上饮水量。

15、数据:我国玩具企业一年暴增百万家,益智玩具市场爆发。

作为深圳人,了解深圳事,从“深圳早报”开始,欢迎朋友们复制粘贴到群或圈

深圳早报 | 4月9日 周五| 全国早报|深圳早报15条 深圳事实新闻事件

第824天编辑整理 第812份深圳早报

【深圳早报】4月9日 周五

1、2025年建成通车!深圳地铁3号线东延坪西站交通疏解顺利完成。

2、比亚迪四车齐发,旗下纯电动车型全面搭载刀片电池 刀片电池将向全球开放。

3、发改委:深圳、横琴和其他地区也将研究出台特别市场准入的类似措施。

4、深圳首例!女子拳打公交司机获刑六个月。

5、深圳施工单位乱挖路将纳入黑名单。

6、深圳将添一座山体崖壁公园!安托山自然艺术公园正式开工,2023年建成开放。

7、深圳警方辗转多地,找回25年前走失儿童,助其与家人团聚。

8、深圳港一季度集装箱,吞吐量达722万标箱,同比增长35.31%。

9、广州侦破涉案10亿元奶粉走私案,海关查获17万罐无手续新西兰奶粉。

10、深圳七部门已对“深房理”涉嫌违法违规线索开展联合调查。

11、深圳一宠物鱼吃老鼠惊呆众人:后厨抓老鼠丢鱼缸,龙鱼啥都吃。

12、深圳男子朋友圈免费领家电被骗2万。

13、深圳“业余”女彩民散步购彩碰上好运气,喜中双色球一等奖784万元。

欢迎朋友们复制粘贴到群或圈

【全国早报】4月9日 周五

1、厦门飞武汉航班因乘客谎称有炸弹返航。

2、云南20岁女孩不堪养活三弟妹压力轻生续:妇联已介入,暂未受捐。

3、2021年全球最年轻亿万富豪:德国18岁少年成最年轻亿万富豪,中国王泽龙第二。

4、韩国N号房创建人获刑34年:系25岁大学生 自称伤害50人。

5、贵州发现2.44亿年前大型盘州暴鱼:驼背,凌厉,肉食性。

6、北京将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咖啡搅拌棒。

7、国家卫健委:我国养老呈“9073”格局,就是90%左右的老年人都在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

8、全国多地拿地建仓,抖音电商试水集中采发货。

9、12367服务平台上线24小时提供移民管理服务。

10、东京奥运会女足预选赛附加赛首回合比赛:中国女足2比1胜韩国。

11、2021“颜值经济”新消费趋势报告:人均每年买4支口红。

12、淘宝特价版年薪50万招聘初中学历优先,一日已收到千份简历。

作为深圳人,了解深圳事,从“深圳早报”开始,欢迎朋友们复制粘贴到群或圈

深圳早报 | 3月15日 周一 | 全国早报|深圳龙华最新新闻事件今天 深圳新闻早报12条

第800天编辑整理 第788份深圳早报

【深圳早报】3月15日 周一

1、广东疾控首次发现新冠尼日利亚突变株。

2、深圳十月龄宝宝掉床缝身亡,天鹅到家保姆被指拿走塞缝枕头。

3、深圳全年超68万人次参与交通文明志愿服务。

4、深圳森林面积788平方公里。

5、深港两地首次实现电子病历互通。

6、深圳8岁男童吃蚕豆进ICU,医生提醒:有蚕豆病的患者,要避免进食蚕豆或者蚕豆制品。

7、2月深圳CPI环比上涨1.2% 同比下降0.6%。

8、2020全球最佳30个城市排名,其中,深圳排名第19位,在内地城市中最靠前。

9、一粒泥砂揪出高空抛物“祸手”,深圳一男子高空抛物被刑拘。

10、2021年3月14日因谐音“爱你爱一生一世”,被网友调侃为“宜婚日”。深圳新人:不重要,两个人在一起每天都是好的。

11、深圳:旅馆客房、集体宿舍、更衣室等地将禁止安装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同时,对公共区域、重点单位和重要设施应当建设、安装系统的范围进行了扩大。

12、深圳的大学数量和水平颠覆你的想象:深圳很快将成为南方高等教育霸主,和北京遥相呼应,成为中国南北高等教育的两大极点。

每天清晨5点发布 每天30秒尽知深圳事

【全国早报】3月15日 周一

1、江苏镇江:丈夫赠予第三者21万妻子打官司追回。

2、我国结婚登记人数7年连降,2020年广东结婚最多。

3、保健品成分含量不达标可得10倍赔偿。

4、2021年全球经济预计增长5.6%。

5、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抓紧研究新技术新应用领域的相关法律制度。

6、上海优先支持首套刚需自住购房需求。

7、苹果新专利可扩大电池容量,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8、3月16日起,低风险地区人员凭绿码可在国内自由通行。

9、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消费提示:儿童口罩不适合婴幼儿佩戴;一次性餐饮具尽量选择无装饰图案无色产品。

10、广东茂名:上百款非法手游运营公司被查:每年分红1.8亿,注册用户700万人。

11、《你好,李焕英》片方宣布即将在全球上映,包括北美、日本、韩国、英国、西班牙、澳大利亚、新西兰、哥伦比亚等国家与地区。该片目前在中国内地票房已超52亿元。

12、重污染天气期间减排造假,唐山4家钢企负责人被行拘。

作为深圳人,了解深圳事,从“深圳早报”开始,欢迎朋友们复制粘贴到群或圈

深圳早报 | 3月10日 周三 | 全国早报|深圳最近一个星期新闻 深圳昨天新闻事件

第795天编辑整理 第783份深圳早报

【深圳早报】3月10日 周三

1、龙华警方成功打掉冒充“虚拟币投资专家”,诈骗团伙头目竟只有小学文化。

2、推行消费维权“一盘棋”,深圳创新开展投诉举报调解处置试点。

3、深圳一小区惊现胖猴子。

4、一小时点击量破百万!刷屏深圳人朋友圈的这对小姐妹,暖到了全国网友:车主在斑马线前主动停车礼让,两个女同学礼貌地向杨先生深深鞠了一躬。

5、深圳出台四项绿色评价规范,要评绿色家庭得过4大项34小项。

6、《报告》显示,在四个一线城市中,深圳通勤幸福度排名第一,为36分钟。在GDP十强城市中,深圳的通勤幸福度排名第二,仅次于杭州。

7、深圳教育投入全省第一,5年新增基础教育学位近40万座。

8、深圳道路应用无人机+5G设施巡查。

9、深圳160家车企超1500辆泥头车被停证,

10、14年大型超市倒闭,市民留言感恩,蛇口再无人人乐。

11、深圳加快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穗莞深城际2024年直达前海。

12、“深圳女孩”画像:经济独立时尚自信。

13、2021年春运圆满收官!粤港澳大湾区最繁忙,重点路段车流量1.17亿车次;春运40天累计发送旅客794.43万人。

14、预计2025年建成!深圳地铁11号线二期全面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15、深圳东部过境高速启动征地拆迁工作。

每天清晨5点发布 每天30秒尽知深圳事

【全国早报】3月10日 周三

1、3月奶茶消费报告显示,中老年人也开始喝奶茶了;南方人比北方人更爱喝奶茶:广东奶茶消费全国第一,浙江、江苏等紧随其后,而北方仅山东和河南上榜。

2、张伯礼:预计明年开春后就可以摘口罩了,但现在还要坚持。

3、武汉大学8日起对公众开放赏樱。

4、超四成女性偏好住高星级酒店。

5、靠投诉获优惠券在闲鱼三折售卖,网友:不仅是滴滴优惠券,美团、饿了么以及顺丰等平台的优惠券均在部分电商平台有售。

6、职场女领导越来越多,深圳上海等城市中层女性领导超男性。

7、代表:建议禁止在职中小学老师有偿补课;建议高考可以让学生选择性考试;建议允许退休独生子女父母随子女落户;建议独生子女父母患病单位应给假期;建议警惕课堂过度使用PPT;建议普通高中录取率提至80%以上;建议将垃圾分类纳入国民教育;

8、电影《你好,李焕英》:自3月15日起,延长所有版本发行放映时间,延长至4月11日23点59分;《唐人街探案3》延长上映至2021年4月10日,本片目前票房已达44.37亿,位列中国影史票房第五。

9、面对挫折不放弃!负债80万老师去上海当保姆4年还清:希望鼓励更多的人。

10、西安中考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加分。

11、上海1张照片身份证驾照护照通用;上海警方推统一照片库。

12、中国电信拟申请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作为深圳人,了解深圳事 从“深圳早报”开始 欢迎朋友们复制粘贴到群或圈

深圳早报 | 3月9日 周二 | 全国早报|广东深圳事件最新消息 深圳最新新闻事件今天

第794天编辑整理 第782份深圳早报

【深圳早报】3月9日 周二

1、深圳市民举报偷渡客获奖现金一万元。

2、2021粤港澳大湾区深圳花展三月开幕,1000余个品种亮相花展。

3、深圳五部门建立医保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维护基金安全。

4、南山荔枝进入花期,预计今年收成较好。

5、深圳上市深企女高管年薪大起底,最高576万、女董秘平均85万。

6、58同城:女性求职热门城市北京第一,深圳第三。

7、广东将探索在珠三角9市建无废试验区。

8、超6成滑雪潜水消费者为女性,深圳95后女性位列热门客源地前十。

9、深圳地铁12号线30个区间贯通、20座车站封顶!全线预计2022年建成通车。

10、深圳医疗资源有多牛?到2025年三甲医院将超过26家。

11、深圳每年新发癌症近三万例。

12、2372套人才房面向宝安企业配租。

每天清晨5点发布 每天30秒尽知深圳事

【全国早报】3月9日 周二

1、3月10日、11日清晨将连续两天发生土星、木星以及水星,三星伴月的天象。

2、智能音箱电热理发器等出口爆单,光伏产业外贸订单火爆。

3、证监会印发2021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欺诈发行上市股票责令回购。

4、修复巴黎圣母院需近千棵百年橡树。

5、郑州拟调整公积金贷款政策:首套住房最高贷款70%。

6、报告:近8成避孕药由女性主动购买,她们比过去更渴望能拥有身体自主权。

7、过去2年因正当防卫不捕不诉800余人。

8、中国版国际旅行健康证明已上线。

9、国家医保局:2020年结算新冠患者医疗费28.4亿元。

10、公安部:全国女民警人数已超28万。

11、国家发展改革委:预计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

12、百度商家口碑将停运并下线。

作为深圳人,了解深圳事,从“深圳早报”开始,欢迎朋友们复制粘贴到群或圈

深圳早报 | 2月23日 周二| 全国早报|深圳今日新闻事件 深圳新闻最新消息今天

第781天编辑整理 第769份深圳早报

【深圳早报】2月23日 周二

1、历年之最!除夕到初七,深圳11条地铁安全运输乘客2418.06万人次。

2、花海彩灯持续至3月8日,华侨城光明欢乐田园精彩活动深受游客喜爱,需购票预约入园。

3、广东部分行房贷考核上限提高超2个点。

4、“抖腾”大战新进展:抖音不服管辖权被转至深圳中院,向福建高院提起上诉,目前上诉已获受理。

5、平湖枢纽站项目取得专规正式批复,这意味着该项目步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6、深港广场设计范围用地面积约8.4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前海又一城市新地标。

7、深圳熊孩子在8层高天台边缘奔跑跳跃,这一幕吓坏邻居小姐姐。

8、深圳全市中小学昨日开学,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

9、深圳男子和朋友聚会饮用“药酒”后,三人出现腹痛、呕吐、意识模糊等症状,被紧急入院抢救。

10、深圳盐田业主疑用电器烘被子引发火灾。火情持续20分钟左右。

11、深圳正式推出中小学免费课后延时服务:将从2021年春季开学起,分批、稳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原则上在正常上课日的下午放学后开展1-2课时的课后服务,结束时间不超过18时。

12、深圳女子行程码闹乌龙:人在深圳行程码却显示惠州:曾在大鹏新区与惠州的交界处下车。

13、深圳一女子被远程控制手机转走200万。

14、亏损严重,难以再维持经营,深圳福永客运站自2021年3月1日起关停。

每天清晨5点发布 每天30秒尽知深圳事

【全国早报】2月23日 周二

1、全国中高风险地区清零;黑龙江绥化望奎县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2、湖南长沙23岁女生在货拉拉车上跳窗身亡,司机曾三次偏航。

3、重庆机智的哥把女毒贩拉进派出所,停车堵门大吼“这有卖药的”。

4、上海男子入职两小时猝死家属索赔140万:已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经调解最终得到解决。

5、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打赢种业翻身仗,蔬菜洋种子依赖症已大大改善。

6、戴口罩的一年:口红销量下滑近半,眼妆产品比往年火爆。

7、淄博要在今年9月底前基本建成“无证明城市”:告别“我爸是我爸”奇葩证明。

8、截至2月21日下午16时24分,《唐人街探案3》总票房达40亿元,创中国电影市场最快破40亿纪录,并成为中国影史第5部破40亿影片。

9、体育总局、发改委:到2025年社会足球场地全面开放。

10、我国渤海再获亿吨级油气大发现。

11、13项省级行政职权下放!深圳市内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由深圳主导。

12、中美科研学者最近在我国贵州发现6.3亿年前真菌类生物化石,这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早陆生真菌类化石。

13、3至17岁人群新冠疫苗不久将投入使用。

14、2021福布斯中国杰出商界女性榜,立讯精密王来春首次问鼎。

15、农业农村部:严禁城里人利用农村宅基地建别墅会馆;不能以各种名义强制农民退出宅基地。

16、我国中小学生近视率近六成,四点是主要诱因:认为“近视不是疾病”,戴眼镜即可防治;课后作业时间过长,学业时间挤压运动时间和睡眠时间;校园近视防控缺乏专业医务人员指导;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医学研究尚未有定论。

17、我国农民收入增速连续11年快于城镇居民。

18、最高检:对未成年人严重恶性犯罪该严的依法从严。

作为深圳人,了解深圳事,从“深圳早报”开始,欢迎朋友们复制粘贴到群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