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深圳最近一个星期新闻

深圳早报 | 1月18日 周一 | 全国早报|深圳新闻最新消息今天 深圳新闻头条最新消息

第745天编辑整理 第734份深圳早报

【深圳早报】1月18日 周一

1、深汕特别合作区鹅埠镇水桶山发生森林火灾,于当日将所有明火扑灭,现场无人员伤亡。

2、男子酒驾被罗湖保安举报,交警对举报人予以奖励 。

3、深圳一不到2公斤早产儿紧急求助,一天筹到六万善款。

4、深圳小车深南华强路撞护栏瞬间封路,30名市民合力将撞坏护栏推回。

5、一网民随意编造南山区交通事故缘由,经查发布的信息与事实不符,造谣者被依法查处。

6、当心电热水袋成为“定时炸弹”,深圳市消委会发布电热水袋消费指引。

7、《深圳市长期护理保险办法》征求意见:不影响营商环境、不增加企业负担。

8、今年春节,返乡离深车辆约为40到50万辆。

9、深圳一公交车上女子欲跳窗轻生,被乘务员一把拉住:后怕之下怒斥女子。

10、深圳选拔组建传染病消毒应急队。

11、深圳男子蛇口一小区无故占用2个车位,堆砌了许多市政砖头、花盆等物品,还有牌子写着“记仇”等字眼。

12、冷空气凌晨已经按时到货了,深圳寒冷天气将持续两天。

每天清晨5点发布 每天30秒尽知深圳事

【全国早报】1月18日 周一

1、疫情突袭让线上运营成为普遍趋势,实体书店八成去开网店了:“公众号/微店”选择比例达到57.4%;其次是“天猫/淘宝”选择比例达到20.6%;另外选择抖音、独立官网的书店也都超过了10%。

2、证监会就新修订《证券市场禁入规定》公开征求意见,信息披露违法或被终身禁入 。

3、数据表明我国新冠疫苗对变异毒株有中和作用。

4、涉案金额达6.8亿,江苏警方打掉一特大信用卡套现团伙。

5、大头娃娃涉事婴儿霜调查结果:漳州婴儿霜大头娃娃事件通报,产品含激素,线索移送警方。

6、1传98!培训讲师在吉林传染98人;齐齐哈尔公路客运总站全线停运;北京一确诊病例第七次核酸检测为阳性;石家庄新增确诊中有一3个月男婴。

7、河北隆尧:一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谎报结果,报告全部为阴性后又出现阳性。

8、小贷公司等机构不适用民间借贷 。

9、山东栖霞笏山金矿爆炸事故救援最新进展:栖霞笏山金矿救援钻孔已打通。

10、陕西发现秦始皇政务大殿遗址。

11、2021年铁路春运自1月28日开始,3月8日结束,共40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4.07亿人次。

12、官方通报饿了么骑手点火自伤事件:伤者体征平稳,支付治疗及相关费用 已对相关合作商启动调查。

作为深圳人,了解深圳事,从“深圳早报”开始,欢迎朋友们复制粘贴到群或圈

深圳早报 | 12月31日 周四 | 全国早报|深圳早报15条 深圳早报图片 深圳今日重大新闻

第727天编辑整理 第716份深圳早报

【深圳早报】12月31日 周四

1、元旦假期高速不免费,广东出行高峰从31日16时开始。

2、深圳情侣吵架报假警,女方谎称“被强奸”,男方谎称对方卖淫。

3、12港人偷渡案判了,最高判有期徒刑三年;两未成年作不起诉决定。

4、预计到2022年,“下一代超级计算机”将落户深圳,为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5、圣彼得堡至深圳一航班实施熔断 ,7人核酸检测阳性。

6、广东茂名4人打伤持刀行凶者被刑拘,检方:正当防卫,不批捕。

7、罗湖喜获“新时代·中国最美生态宜居名城”“新时代·中国最美绿水青山生态名城”“双名城”荣誉称号,是深圳市唯一一个获中国最美“双名城”荣誉的城区。

8、广东2021新高考方案公布 !考试时间调整为3天,考试科目实行“3+1+2”模式。

9、深圳月亮湾综合车场投入运营,是国内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高层立体纯电动综合车场。

10、深圳消委会:防范预存话费送手机消费陷阱。

11、深圳博物馆老馆经过数年的升级改造后终于重新开放。

12、第15次“爱心福彩-资助来深建设者春节返乡”公益活动将送出6000多张免费车票 ,已于2020年12月22日至12月26日完成火车票注册环节,并将于2020年12月31日至2021年1月2日(每日9时至21时)开放火车票报名通道。

13、深圳首现为被污染大气索赔案,偷排废气企业被判赔200万元。

14、报告:深圳12月新增挂牌房源环比上涨3成。

15、超14万人尝鲜数字人民币:深圳苏州共消费数字人民币红包2770多万。

16、未来深圳或出现AI数学家。

17、深圳收紧香港入境条件:1月5日起经深圳湾口岸入境有新规定,需持健康驿站房间网上预约确认单;香港入境深圳需提前预定隔离酒店 名额有限先到先得,截至28日,12月共计有5.8万人次。

18、深圳未来五年将新建扶持35所优质民办高中。

19、深汕铁路可行性及先开段初步设计获批,线路即将开工。深汕铁路起自深圳西丽站,经罗湖北站、深圳站、坪山站、惠州南站、惠东站至深汕合作区深汕站,线路全长约12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20、福田区政府规划建设的华强北博物馆12月30日正式开馆,12月31日起接受公众免费参观,需提前预约。

21、深圳中小学1月24日起放寒假,寒假期间全体师生原则上留深。

22、宝安冰雪文旅城项目人才房地块开工,标志着这一世界级冰雪文旅项目正式动工建设。项目从拿地到开工,仅用了30个工作日。

23、深圳一男子街上扔水果发泄情绪,执法部门:核实无误后将对当事人罚款。

24、深圳男子剪个头发花费2.5万,购买的是美容产品和30次左右的美容服务,经协调退回1万元。

25、深圳市个人信用报告查询系统正式上线,为全国首个。线上查询渠道:深圳信用网和i深圳。

26、深圳市首期生活垃圾分类优秀典型名单出炉,将发放激励资金近5000万。

27、报告显示,上海、广州、深圳物流竞争力位居全国前三。

每天清晨5点发布 每天30秒尽知深圳事

【全国早报】12月31日 周四

1、国务院教育督导办:严查中小学教师到培训机构兼职,直至吊销教师资格证。

2、新国标GB38900-2020自2021年1月1日实施后,将代替现行的GB21861-2014,GB18565-2016,机动车检验有大变化。

3、春运多地机票价格远低于火车票,错峰回家成为今年春运显著特征。

4、136位网络作家共同倡议抵制低俗作品,我国网络文学读者超4.5亿人。

5、最高法发布民法典实施配套司法解释:将持续性、经常性家庭暴力认定为虐待;妻子擅自终止妊娠是否侵犯丈夫生育权:夫以妻擅自中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权为由请求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明确人工授精生子法律地位: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一致同意进行人工授精,所生子女应视为婚生子女;婚前父母帮买房的出资属于个人财产;父母不得因子女变更姓氏而拒付子女抚养费,父或者母擅自将子女姓氏改为继母或继父姓氏而引起纠纷的,应当责令恢复原姓氏;3种情况请求返还彩礼法院支持: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有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6、台湾确认首例新冠病毒变种病例,边境管制将加严。

7、沈阳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沈阳全面进入战时状态,全方位排查风险人员。

8、因取消支付宝支付渠道美团遭遇反垄断诉讼,淘宝和微信是不是可以相互接入引热议。

9、《上海市医疗卫生人员权益保障办法》将于明年3月1日起实施;上海将医闹行为纳入征信系统;上海将向医院同步推送医闹人员信息。

10、老大将于31日晚7时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2021年新年贺词。

11、春运抢票数据:北上广深出发的票最难抢,湖北人回家最积极。

12、市场监管总局:对京东、天猫、唯品会三家平台不正当价格行为案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分别被罚50万。

作为深圳人,了解深圳事,从“深圳早报”开始,欢迎朋友们复制粘贴到群或圈

深圳早报 |12月27日 周日|全国早报 深圳最近一个星期新闻今日微信早报十二条

【深圳早报】12月27日 周日
1、12月28日起,3类符合条件的深圳出国人员,可自行接种新冠疫苗,包括留学生、因公出国人员和因私出国人员。目前,深圳罗湖、南山、宝安、龙岗、龙华区共有5家社康中心开放接种。每天上午11点开放未来7天(不含当日)的可预约号源300-500人,接种费用均由政府财政承担。
2、深圳18岁小伙开法拉利躲电动车撞毁,知情人:刚从酒吧出来,车是借的。
3、深圳市疾控中心:元旦春节假期将至,市民避免前往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和境外国家。
4、深圳地铁光明首个上盖物业深铁瑞城开工,提供人才保障房2000余套。
5、深圳共享充电宝已告别“一元时代”:涨至每小时3-5元,最高达11元。
6、结婚当天深圳新郎边迎亲边改工作周报 ,网友评论“抽空结个婚”。
7、深圳南山3年破获涉黑恶案件457宗,智慧扫黑打击新型犯罪。
8、12月25日,深圳地铁全线网(含4号线)总客运量709.5万人次,创下全网历史客流新高。而深圳地铁所辖10条运营线路总客运量为649.4万人次,也再次刷新历史单日客流量。
9、3年建成404个社区小型消防站,深圳打造“5分钟”消防救援圈。
10、深圳前11月经济运行各项指标持续回暖,出口总额增速转正。

11、广佛大桥系统工程一期(原名大坦沙大桥)开工,广佛全域同城化再提速。
12、香港旅游业“冰封”,前11个月访港游客下跌93.2%。
13、为“名校学位”陷租赁骗局,深圳一家长被骗8.5万元学位租赁占用费。
【全国早报】12月27日 周日
1、刑法修正案: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下调至12周岁;奸淫不满10周岁幼女等严重情形可处死刑;高空抛物、冒名顶替上大学等行为入刑。
2、深圳市发布12类场所垃圾分类指引:学校、工业园、酒店、农贸市场、机关事业单位、公园景区、医院、餐饮餐所、城中村、住宅区、商务写字楼、大型商超。
3、随着G5322次列车从平潭站缓缓驶出,祖国大陆离台湾岛最近的铁路——福平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4、北京确诊病例办公区域电脑检测阳性;北京一本地确诊病例曾拒绝发热门诊留观。北京顺义计划核酸检测80万人;北京多家顶全便利店已暂停营业;北京快递外卖从业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北京部分商圈公众场所将恢复限流措施。
5、北京至雄安新区城际铁路大兴机场至雄安新区段将于12月27日开通运营。
6、小米11取消随机附送充电器。
7、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0年12月31日发行2021年贺岁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2枚,其中金质纪念币1枚,银质纪念币1枚。
8、广电总局整治电视购物,23档收藏类购物节目全部停播。
9、日本:从本月28日起至明年1月底,暂停来自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新入境。
10、人社部出台新规,网络招聘不得向劳动者收取押金。
11、新加坡发现首例变异病毒感染病例。
12、​​​​北京:到今年(2020年)底,北京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零售业门店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到2023年底,建成区集贸市场塑料购物袋全面实现集中购销。到2025年底,集贸市场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深圳早报 | 12月25日 周五 圣诞节 |全国早报 今日新闻早报12条深圳最近一个星期新闻

【深圳早报】12月25日 周五 圣诞节
1、南山区城市更新第九批计划出炉!南玻科技大厦、侨城北恒通、利丰雅高城市更新单元纳入。
2、上川黄连胜醒狮舞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传统舞蹈”类别的“非遗”名录。
3、深圳将新增45个治超监测点,7个监测点已启动建设。
4、香港老大:香港已订购2250万剂新冠疫苗,足够全港居民使用。
5、宝安今年新供应地价收入250.87亿元,位居全市第一。
6、61岁女子去世后捐献遗体,系深圳大学总医院收到的首位遗体捐赠者。
7、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网络报告发布:双创综合指数深圳全国居首。
8、由深圳市教育局与广东实验中学合作创办的广东实验中学深圳学校(原深圳市第十七高中)将于2021年秋季正式开学。
9、年轻人租房压力最大的10大城市:北京第一,深圳第三,杭州超广州。
10、光明区得分最高!11月深圳市城市交通文明指数发布。
11、舌尖保卫战战果辉煌,深圳警方集中销毁19吨假冒伪劣食品。
12、乌龙?深圳一乘客称自己“偷渡入境”,出租车司机果断报警。

【全国早报】12月25日 周五 圣诞节
1、孙杨团队透露:瑞士最高法院撤销涉及孙杨的裁决。
2、教育部:考研生须错峰出入考点和考场,鼓励考研生全程佩戴口罩;考研考场就坐后可自主决定是否戴口罩。
3、加拿大一家9口飞抵上海,先后全部确诊新冠。入关后即被隔离观察,但在即将解除隔离前出现感染症状。
4、去世后社交账号怎么办?B站将离世用户账号列为纪念账号。
5、辽宁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明年施行,用人单位与女职工在订立书面劳动(聘用)合同时,不得与女职工约定限制结婚、生育等内容;经医疗机构或者妇幼保健机构确诊患有重度痛经或者经量过多的,给予1至2日的适当休息。
6、微信更新推出微信豆:可以在视频号直播中购买虚拟礼物打赏主播。价格方面:7个1元、126个18元、350个50元、896个128元、2086个298元、3626个518元。
7、中国铁路12306APP正式开卖“计次·定期票”。目前只支持京沪高铁、成渝高铁。京沪高铁二等座90天内20次乘坐价格为11240元,相当于单次562元。
8、2021年春运将从1月28日开始,3月8日结束,共计40天。
9、两部门:到2035年地级市社区足球场全覆盖。
10、全国首例裸聊敲诈涉黑案侦破,武装人员持械限制员工自由,受害人遍布28省市。
11、大连暂停校外培训机构线下授课。
12、工信部:将研究制定APP个人信息保护暂行规定;国内5G手机出货量近1.5亿部。
13、北京:岁末年初减少人员流动,非必要不出境,非必要不出京。
14、北京拟立法规定:中轴线重点管控区严控建筑高度、色彩。
15、外交部:中方暂停中英往返航班。

深圳早报 | 12月24日 周四 | 全国早报 今日深圳发生的重大新闻深圳今日新闻事件

【深圳早报】12月24日 周四
1、深圳海关从手工鼓内掏出600克毒品。
2、深圳地铁延长运营时间:12月24日(星期四)延长运营1小时;12月31日(星期四)延长运营1.5小时;2021年1月1日元旦(星期五)除1号线外(道岔改造)其余各线延长运营1小时。
3、2021深圳迎春花市要来了:活动举办地点设在福田区福华路348号福田中心 · 天元中央大街,设置约330个临时摊位,开市时间自2021年2月5日至2月11日。
4、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8%,龙华垃圾分类攻坚战全面提速。
5、深圳警方打掉一虚假招工诈骗团伙,部分女性被要求提供裸照。
6、深圳开展餐饮业设低消​专项执法行动,餐饮店设“最低消费”最高罚3万。
7、深圳买房出租需要63年回本,全国大中城市售租比平均为50.9年。
8、东西涌垃圾堆积煞风景!深圳最美海岸线长满“牛皮癣”。
9、2020年度轨道交通出行大数据:深圳地铁共拾获73107件乘客物品。
10、深圳提出到2035年的远景目标,其中包括成为高质量发展高地,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世界领先,经济总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2020年基础上翻一番。
11、广东已有18万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12、广州通报“辛巴直播带货即食燕窝”事件调查处理情况:分别处罚90万及200万。辛选回应:接受并积极整改。
13、光明欢乐田园元旦期间园区部分项目和道路正在施工建设,暂无花海景观。
14、因将实施水质保障工程,自2021年1月1日起,茶溪谷景区闭园并更新改造,具体开放时间另行公告。
15、福田区外国语高级中学引进的智能地埋式垃圾桶正式投入使用,这是深圳市首个安装在校园内的地埋式垃圾桶。
16、20家单位获深圳市市长质量奖,深圳中学获特别贡献奖。
【全国早报】12月24日 周四
1、2020年中国29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营商环境报告:2020年四大一线城市营商环境排名全国前四,其中深圳居首。
2、英法重开两国边境,从英国入境法国须出示3日内新冠检测阴性证明;川航暂停承运英国赴华旅客。
3、2021年元旦起上海超市禁止提供塑料袋,付钱买也不行。
4、沈阳发现1名韩国返回人员解除隔离10日后核酸阳性;沈阳市报告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属重型病例;沈阳宣布进入战时状态。
5、钟南山:我们第一批疫苗要公布了,第一款、第二款很快要推出,很快就在中国要接种。
6、18岁及以上居民男性和女性的平均体重分别为69.6千克和59千克,与2015年发布结果相比分别增加3.4千克和1.7千克;我国18-44岁的男性和女性平均身高分别为169.7厘米和158厘米,与2015年相比分别增加1.2厘米和0.8厘米。
7、人社部:用人单位向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的网络招聘信息,不得含有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歧视性内容。
8、最高检:检察机关2年为农民工讨薪3.4亿余元。
9、教育部:2021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377万。
10、国家卫健委:我国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超1/4。
11、北京出租屋拟禁用超8年燃气具。
12、北京顺义一小区疑似出现新冠阳性病例:小区已封闭正组织核酸检测;宁波发现1例无症状感染者:系考研学生。
13、JM制作贩卖淫秽色情、血腥暴力漫画已被查办。
14、花呗调整年轻用户额度,倡导更理性的消费习惯。
15、偷删闲鱼上已售闲置物品,杜海涛被指悄悄售卖粉丝应援物;人民网评综艺节目收粉丝应援礼;何炅回应收粉丝应援礼;吴昕疑出售粉丝送的HelloKitty水晶;湖南卫视声明:我们正在进行全面调查。

深圳早报 | 12月21日 周一 | 全国早报 深圳日报深圳最新消息今天新闻事件

【深圳早报】12月21日 周一
1、深圳男子被工友打伤报警要赔偿,岂料监控里接连反转,最后自己被刑拘。
2、香港63岁新冠患者擅自出院后去向不明,香港警方发照片通缉擅离医院男子。
3、听说深圳限电?谣言!深圳供电:深圳目前无错峰限电。
4、浙江杭州的哥老官门店因被检出一批次牛蛙不合格,含兽药成分引关注。市监突击检查深圳“哥老官”门店。
5、深圳地铁14号线开始铺轨,预计明年年底全线铺设完成。
6、人民网2020大学校长论坛在南科大举行,发布2020中国高校社会影响力排行榜。
7、全国首创!深圳对国际进港航班行李实施自动化消毒。
8、南科大第二届理事会召开第四次会议,薛其坤正式获聘担任南科大校长。
9、澳门公布年度授勋名单 崔世安、钟南山获授大莲花荣誉勋章。
10、广州南沙新增1例无症状感染者:广州新增无症状为隔离酒店勤杂工。
11、澳门在金莲花广场举行了升旗仪式,庆祝澳门回归21周年。
12、辟谣:布吉地铁站起火?不实言论。布吉地铁站未发生火灾或冒烟现象,临近地铁工地也未发生任何火灾。

【全国早报】12月21日 周一
1、月球“土特产”净重1731克!我国首次地外天体样品储存、分析和研究拉开序幕。
2、新冠病毒在英变异后传播力高出70%,伦敦等地实施最高级别限制,大量人群连夜“逃离”伦敦。
3、中国驻美使馆:近期从美输入确诊病例大量增加,调整回国检测标准。
4、牡丹江市中小学(幼儿园)寒假时间确定:小学自2021年1月1日起放假;初中、高中非毕业年级、中等职业学校放假时间不晚于1月5日。
5、2020年最后一场流星雨22日闪亮登场:小熊座流星雨极大发生在北京时间12月22日17时,ZHR(极大时假设辐射点位于天顶的每小时流量)约为10颗。
6、新疆准噶尔盆地发现千亿立方米气藏。
7、江浙一带兴起两头婚 :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随父姓也随母姓。
8、2020年全球最高收入YouTube博主排行榜揭晓:9岁男孩年收入近3000万美元。
9、境外抵京人员严格执行14加7医学观察。
10、羊肉市场紧俏,有市场羊肉价格涨破40元关口。
11、上海首设限时道路停车场,白天限停1小时:超时罚200元。
12、最新“禁限塑令”目标:到2020年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