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首页早报网即时新闻

深圳早报 | 12月25日 周五 圣诞节 |全国早报 今日新闻早报12条深圳最近一个星期新闻

【深圳早报】12月25日 周五 圣诞节
1、南山区城市更新第九批计划出炉!南玻科技大厦、侨城北恒通、利丰雅高城市更新单元纳入。
2、上川黄连胜醒狮舞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传统舞蹈”类别的“非遗”名录。
3、深圳将新增45个治超监测点,7个监测点已启动建设。
4、香港老大:香港已订购2250万剂新冠疫苗,足够全港居民使用。
5、宝安今年新供应地价收入250.87亿元,位居全市第一。
6、61岁女子去世后捐献遗体,系深圳大学总医院收到的首位遗体捐赠者。
7、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网络报告发布:双创综合指数深圳全国居首。
8、由深圳市教育局与广东实验中学合作创办的广东实验中学深圳学校(原深圳市第十七高中)将于2021年秋季正式开学。
9、年轻人租房压力最大的10大城市:北京第一,深圳第三,杭州超广州。
10、光明区得分最高!11月深圳市城市交通文明指数发布。
11、舌尖保卫战战果辉煌,深圳警方集中销毁19吨假冒伪劣食品。
12、乌龙?深圳一乘客称自己“偷渡入境”,出租车司机果断报警。

【全国早报】12月25日 周五 圣诞节
1、孙杨团队透露:瑞士最高法院撤销涉及孙杨的裁决。
2、教育部:考研生须错峰出入考点和考场,鼓励考研生全程佩戴口罩;考研考场就坐后可自主决定是否戴口罩。
3、加拿大一家9口飞抵上海,先后全部确诊新冠。入关后即被隔离观察,但在即将解除隔离前出现感染症状。
4、去世后社交账号怎么办?B站将离世用户账号列为纪念账号。
5、辽宁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明年施行,用人单位与女职工在订立书面劳动(聘用)合同时,不得与女职工约定限制结婚、生育等内容;经医疗机构或者妇幼保健机构确诊患有重度痛经或者经量过多的,给予1至2日的适当休息。
6、微信更新推出微信豆:可以在视频号直播中购买虚拟礼物打赏主播。价格方面:7个1元、126个18元、350个50元、896个128元、2086个298元、3626个518元。
7、中国铁路12306APP正式开卖“计次·定期票”。目前只支持京沪高铁、成渝高铁。京沪高铁二等座90天内20次乘坐价格为11240元,相当于单次562元。
8、2021年春运将从1月28日开始,3月8日结束,共计40天。
9、两部门:到2035年地级市社区足球场全覆盖。
10、全国首例裸聊敲诈涉黑案侦破,武装人员持械限制员工自由,受害人遍布28省市。
11、大连暂停校外培训机构线下授课。
12、工信部:将研究制定APP个人信息保护暂行规定;国内5G手机出货量近1.5亿部。
13、北京:岁末年初减少人员流动,非必要不出境,非必要不出京。
14、北京拟立法规定:中轴线重点管控区严控建筑高度、色彩。
15、外交部:中方暂停中英往返航班。

深圳早报 | 12月23日 周三 | 全国早报 第719天编辑整理 第708份深圳早报 深圳新闻最新消息今天

第719天编辑整理 第708份深圳早报
【深圳早报】12月23日 周三
1、龙华街道油松滨水公园已完成建设工作,并将于近期向市民免费开放。
2、深圳城管:全市养犬的登记率居全国首位,达到96%以上。系统登记犬只的芯片使用率,也达到了95%以上,与预期的100%的目标是基本接近的。
3、前11月深圳空气质量排名全国第6位。
4、全球顶尖医院首次落地深圳!正在筹建中的深圳前海泰康国际医院医院占地面积3.76万平方米,总投资超30亿元,规划床位1160张,预计将于2024年投入使用。
5、深圳:外卖快递骑手不配合执法将被所在企业拉黑。
6、深圳地铁发布年度出行大数据:车公庙是深圳最繁忙地铁站;深圳地铁5号线日均客流达到77.90万人次,成为深圳最繁忙的地铁线路。
7、福田一工地向周围环境排放建筑噪声超标,而且被责令整改后仍超标排放。执法部门已经启动按日连续处罚程序,共处以9万元的罚款。
8、“学习强国”深圳学习平台正式开启深圳人才培训“强国班”项目,目前首批网络培训课程正式上线,将以在线自学的方式为广大中小企业“充电”赋能。
9、深圳三院研究:新冠病毒感染者康复后体内特异性抗体至少存在6个月。
10、一醉酒男子在东部华侨城三洲田水库高架桥一观景台附近跳桥摔伤,消防紧急搜寻救援。

11、天冷警惕一氧化碳中毒,深圳120一个月接警20宗。
12、深圳外环高速公路深圳段一期工程即将于本月底通车,成为深圳北部区域又一条东西向的高速主干道。全线实现5G网络全覆盖.
13、深藏密林专播虚假低俗医药广告,深圳多部门联合执法端了这处“黑广播”。
14、宝安7旬老人养30余只猫狗夜夜扰民,社区:老人拒绝转移,必要时将与城管联合执法。
15、深圳发改委:支持5G技术在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场景应用。
16、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即将于本月26日至27日(星期六、日)举行。今年在深圳市招考办考点报名的考生共33585名,人数同比增长20.83%。

每天清晨5点发布 每天30秒尽知深圳事
【全国早报】12月23日 周三
1、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为配合当地疫情防控,伦敦中国签证申请服务中心将于2020年12月22日起暂停对外营业,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2、上海18岁大学生立遗嘱财产留给朋友:她在我心情最不好的时候给了我很大的支持。
3、今后点餐浪费或将收厨余垃圾处理费:反食品浪费法草案首次亮相,草案明确,餐饮服务提供者可以对造成明显浪费的消费者收取处理厨余垃圾的相应费用。
4、北京市民在京买房将实现全程网上办理。
5、大连全面开展核酸检测:应检尽检、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乘机离连需持7日内核酸阴性证明;大连海洋大学回应校园疫情传闻:暂停到校活动,教职工居家办公。
6、世卫组织:英国变异新冠病毒传染性增加40%至70%;英国研究人员:在英国出现的新变异毒株可能更容易感染儿童,使儿童感染几率与成人相同;中疾控:我国目前未发现变异新冠病毒输入。
7、24日起,铁路部门在京沪高铁、成渝高铁的部分车次试点“静音车厢”服务。
8、苏州可租房落户,苏州南京居住证社保年限积累互认。
9、社区团购九不得新规出台:社区团购不得低价倾销;社区团购不得利用数据优势杀熟;社区团购平台不得实施虚假宣传。
10、教育部:2016至2019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251.8万人,回国201.3万人,学成回国占比达八成(79.9%)。
12、江苏徐州:以假乱真?7人伪造上千条学历信息被抓,700多所高校印章被伪造。
作为深圳人,了解深圳事,从“深圳早报”开始,欢迎朋友们复制粘贴到群或圈

深圳早报 | 12月22日 周二 | 全国早报 今日微信早报十二条今日深圳发生的重大新闻

第718天编辑整理 第707份深圳早报
【深圳早报】12月22日 周二
1、深圳特斯拉回应失控连撞两车:驾驶员深度踩下加速踏板,未踩刹车。
2、深圳第一家体育产业园区诞生,系南山湄南河体育小镇。马术、冲浪前卫新潮的项目人人能玩。
3、深圳男子上班途中突然倒地,路人用AED成功抢救心梗男子。
4、到今年年底,深圳要求商场超市、餐饮打包、外卖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一次性吸管。记者走访调查发现,部分超市会在1月换成可降解垃圾袋,目前正处于过渡期。
5、有网友称昨日凌晨广州市荔湾区部分区域停电。供电局回应:区域故障,抢修后供电稳定。
6、22日起,香港禁所有英国载客航班抵港。
7、有着近15年历史的深圳莲花山相亲角于11月25日拆除,新莲花山相亲角“玫瑰园”全新开放,比花展还热闹。相亲角实施新的征婚信息登记报备制度。征婚信息表按年龄、性别归类,由民警审核通过后交给园区统一悬挂。
8、2020年度深圳轨道交通出行数据显示,每天约有228万人次扫码乘地铁,地铁集团所辖线路10月份的公交分担率已达51.6%,创下历史新高。
9、13号线应人石站至罗租站左线风井贯通,该台盾构机自2020年3月初始发以来,历时9个月,共完成1.1km地下掘进施工重任。
10、深圳要错峰限电?深圳供电局:电力电量供应平衡,无错峰限电。
11、腾讯关联公司申请多件“打工鹅”商标。
12、12月20日起,港澳入出内地非营运客车6年免检。

每天清晨5点发布 每天30秒尽知深圳事
【全国早报】12月22日 周二
1、国家税务总局:分两步在全国新办纳税人中推行增值税电子专票。2020年12月21日起,在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广东、重庆、四川、宁波和深圳等11个地区的新办纳税人中实行专票电子化;2021年1月21日,在其余地区的新办纳税人中实行专票电子化。
2、国家邮政局:12月21日,我国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800亿件。
3、英国出现传染性更强且“失控”的变种新冠病病毒,欧盟多个国家对英国关闭边境;加拿大无限期禁止来自英国航班入境;法国宣布禁止英国一切人员入境48小时;世界卫生组织证实,英国以外已有至少三个国家发现了与这种变异新冠病毒相关的确诊病例,其中,丹麦出现九例,荷兰和澳大利亚各出现一例。
4、部分美国民众无视出行警告,美国连续2天机场安检人数超100万。
5、今年1-11月韩国方便面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8.4%,其中对华出口最多,占比25.2%。此外,今年前11个月,韩国泡菜出口也创下全年出口额最高纪录。
6、中国首个mRNA新冠疫苗生产车间建设奠基仪式在云南省玉溪市疫苗产业园举行。该mRNA新冠疫苗产业化建设项目投资2.8亿元人民币,一期产能为每年1.2亿剂。
7、刑法修正案拟进一步完善低龄未成年人犯罪规定:满12周岁将虽未致人死亡,但属于“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的情形增加规定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全国扫黄打非办:B站今年被立案处罚6次,约谈10余次。
9、大连友谊、先进、拥政、光中、站前五个街道:居民无特殊情况尽量不要外出,非必要岗位工作人员不要上班;限制出小区;公共场所全部停业。
10、专家:不建议同时接种新冠疫苗和HPV疫苗。
11、全球最长寿圈养大熊猫新星去世,终年38岁。1983年6月被送到重庆动物园救助。
12、白领夜宵报告:在夜宵进食场所方面,大排档/烧烤摊远高于其他场所,占比69.78%。而快餐便当和小吃夜宵是深夜和午夜时段的最佳伴侣。
作为深圳人,了解深圳事,从“深圳早报”开始,欢迎朋友们复制粘贴到群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