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天天早报

第1228期【深圳早报】2022年5月25日 星期三 深职院开设四年制高职专业,学历资格在深圳机关事业单位享受本科待遇

第1228期【深圳早报】2022年5月25日 星期三
1、5月23日深圳无本土新增病例;23日广东无新增本土阳性感染者,新增出院15例
2、深圳银行均已执行最新LPR报价,首套房贷利率普遍为4.75%
3、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正式在深圳揭牌
4、深圳高考生须凭3天3检证明入场
5、有雨还升温!深圳将开启闷热模式
6、全国最大的装配式公共住房项目——深圳长圳公共住房及其附属工程总承包(EPC)项目进入全面收尾阶段,预计今年6月底正式竣工交付
7、华大基因旗下公司研制出猴痘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 ,40分钟出结果
8、5月23日,深圳口岸检测出1名跨境货车司机核酸阳性
9、深圳4月农贸市场综合治理测评结果出炉 深圳为盐田区、大鹏新区和光明区排名最高
10、育才中学新校区坐落于南山区与福田区交界处,位于北环大道北侧、地铁7号线深云站附近,预计2024年落成

11、不要乱抠鼻子!深圳一00后女孩频繁挖鼻孔致颅内感染险丧命
12、中高考备考及考试期间深圳将严控噪声污染
13、系统太老不能上网课,深圳一阿姨店内怒摔平板
14、飞盘运动在深圳年轻群体中兴起
15、网传宝安区沙井街道沙一社区,一居民楼发生下沉倾斜,怀疑由隔壁正在建的12号地铁延长线引起
16、5月1日至20日,深圳120共接市民摔伤报警960人次,其中在大暴雨期间,因摔倒而拨打120的人数明显增多,最多的一天达到了63人
17、深职院开设四年制高职专业,学历资格在深圳机关事业单位享受本科待遇

18、名校硕博扎堆县城体制内就业:广东一山区县招聘收到700多名硕博报名

【生活】专家不建议多用空气炸锅,空气炸锅做菜不一定健康:空气炸锅成了不少人心中”好吃不胖”的神器之一。专家介绍,空气炸锅是利用急速循环的热风让食物变熟。食品中如果含有葡萄糖、果糖等还原糖和蛋白质,高温处理时会产生一定量的丙烯酰胺等有害致癌物质。此外,高温下很多营养素会流失,像维生素A、 D、 E、 K类脂溶性维生素需要跟油脂结合才能释放出来,长期摄入过少食用油,容易造成不饱和脂肪酸摄入不足,进而诱发一系列疾病。

第94期【商业早报】2022年5月19日 星期四 广州南沙实现国内首个宽禁带半导体全产业链布局

第94期【商业早报】2022年5月19日 星期四
【国内部分】
1、多城响应房贷利率最低4.4%,专家:信号意义大于实际
2、人社部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的100个职业排行。排名显示,营销员排名第一。第二至十名依次为:餐厅服务员、商品营业员、车工、保安员、客户服务管理员、快递员、保洁员、家政服务员、包装工
3、张家界面向全球征集一句话和一首歌,最高单项奖金达30万元
4、我在大城市当陪诊师:陪人看病,月入几千,被当黄牛
5、知乎宣布多项措施鼓励垂类领域创作
6、全球谷物价格普涨,专家认为国际市场外溢效应有限
7、甘肃省5月17日起恢复经营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同时有序开放A级景区等文旅经营场所
8、广州南沙实现国内首个宽禁带半导体全产业链布局
9、机构:4月抖音及其海外版TikTok下载量同比增长6.1%
10、天津多家银行今起执行首套房贷利率最低4.4%

11、苹果正式向充电器配件商收年费,过期将终止会员资格
12、4月汽车经销商库存系数创新高:暂不公布高库存品牌,预计5月仍无法恢复正常水平
13、优酷:“95后”成文博节目观看主力军
14、国内首个虚拟文物解说员“文夭夭”上岗,将服务各大博物馆
15、腾讯2022年第一季度营收1354.71亿元 净利润下滑23%
16、初婚平均年龄普遍推迟,建议将婚恋教育纳入教育学校体系
17、10家国内外博物馆在天猫首发20款文物数字藏品
18、文旅部进一步深化演出市场“放管服”改革

【国外部分】
1、马斯克盛赞微信:它什么都有,没有垃圾信息
2、俄乌冲突致英国炸鱼薯条店成批倒闭
3、饲料、运费层层加码,韩国鸡蛋半年涨价近50%
4、联合国警告!人类或将面临二战后最大粮食危机;全球17亿人面临粮食危机威胁
5、日本放宽入境管控后 4月访日旅客突破10万人

【大佬言论】罗永浩:科技行业吃不了老本,必须不停推动自己往前走

第91期【商业早报】2022年5月16日 星期一 房贷利率调整能省多少钱,业内人士:30年期50万贷款利息可节省2万

第91期【商业早报】2022年5月16日 星期一
【国内部分】
1、证监会:将组织力量大力清理 压缩非法证券期货活动网络生存空间
2、厦门兴业银行推进个人“光伏贷”,支持农户屋顶发电卖电
3、沈阳市:毕业5年内本科生公积金贷款可贷最高额度的1.2倍
4、快手小店上线物流管理“包裹中心”迭代功能,提升订单包裹履约
5、面向新商家,抖音电商发布520运费险百亿补贴活动
6、新疆启动中小学生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改革试点,实行“五年一注册”
7、陕西到2024年取消普高跨区域招生,严格落实“属地招生”及“公民同招”要求
8、天猫联合行业发布国内首个口腔护理仪器优品标准,推动行业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9、深圳有新能源汽车制造厂商订单量增超200%;新能源汽车制造厂商几乎零库存
10、两部门通知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对于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居民家庭,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个基点,按照目前5年期以上LPR4.6%,也就说首套普通自住房贷款利率可以低至4.4%

11、央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董会完成特别提款权(SDR)定值审查,人民币权重上调至12.28%
12、明星餐饮玩不动了!麻六记被传破产,汪小菲创业烧钱做流量,陈赫火锅店遭加盟商维权
13、房贷利率调整能省多少钱,业内人士:30年期50万贷款利息可节省2万
14、5月16日起,吉祥航空将恢复首个上海始发国内定期客运航班
15、白酒“新国标”6月1日正式实施,调香酒不再属于白酒范围
16、月薪最高达2万 多地急招核酸采样员
17、巴黎世家破烂鞋一双卖1.2万元,限量100双,网友:我可以在垃圾堆里找到
18、洗衣液奶茶走红网友质疑会误导孩子:无底线
19、中证协报告透露个人投资者最新数据:股民超1.97亿,基民超7.2亿

【国外部分】
1、缅甸将于5月15日恢复电子旅游签证业务
2、越南15日起暂停对入境人员进行核酸检测
3、美国婴儿配方奶粉短缺加剧,美国计划进口海外配方奶粉
4、能源价格飙升,德国多地考虑缩短路灯照明时间

第1218期【深圳早报】2022年5月15日 星期日 国际家庭日 深圳未来两天最低气温降至18℃!深圳全市公园、文化场所有序恢复开放

 

第1218期【深圳早报】2022年5月15日 星期日 国际家庭日
1、包含星空摩天轮等特色设施的龙岗首个儿童公园正在加紧建设中,该项目位于龙城街道
2、5月13日0-24时,深圳在隔离观察的密接人员排查中发现1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3、2020深圳居民健康白皮书:深圳市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了83.53岁,深圳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等核心健康指标持续保持在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
4、《深圳市2022年重大项目计划》印发,中芯国际、迈瑞医疗等企业总部列入建设计划
5、未来两天最低气温降至18℃!深圳全市公园、文化场所有序恢复开放
6、深圳推出全省首个盲文版消防安全知识手册
7、深圳海域交通管制部分解除,高速客船恢复通航
8、深圳孕20周女子患肝癌手术切除6厘米肿瘤 ,医生:从医多年,首次遇到
9、宝安加强相关违法信息纳入公共信用信息系统

12、2022年5月13日0至24时,湛江市新增4例本土确诊病例和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均从管控的重点人群中发现
13、东莞出台楼市新政:将个人住房转让增值税征免年限由5年调整为2年。商品住房取得不动产权证满2年的可以进行交易转让。对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生育二孩或三孩的居民家庭,允许其新增购买一套商品住房
14、深汕特别合作区通港大道已进入全面铺开加速建设阶段,预计2024年建成
15、东莞:公寓、城中村存量住房等满足要求可转为保障性租赁住房
16、中国旅游日将至,广东推出超140项文旅惠民活动

【生活】开了封的酒精还能消毒吗,半年内不会有影响:酒精放在通风阴凉处储存,半年内酒精的浓度不会影响消毒的效果。那么,过期酒精还能继续用吗?医生提示,不要使用过期酒精进行物理降温,发育尚不完全的婴幼儿可能会出现酒精中毒迹象。

第1161期【深圳早报】2022年3月19日 星期六 今日最近的新闻大事十条,微信群早报内容,微信群新闻早报

此份早报仅为部分,未待续完。当天的全部早报大全(最终版)请进付费群获取,谢谢

第1161期【深圳早报】2022年3月19日 星期六
1、福田区聚集性疫情相关干部被免职
2、自2022年3月18日零时起,罗湖区南湖街道春风路2026-6号向西花园向贵楼6至23楼住宅调整为低风险区域。
3、自2022年3月17日起,罗湖区在翠竹、东门、莲塘、南湖、桂园街道划定封控区、管控区
4、3月17日,深圳口岸检测出4名跨境货车司机核酸阳性
5、深圳北站设立6处核酸检测点,确保旅客15分钟内完成落地核酸检测;开通5条转运专线,旅客可30分钟内离站。
6、清华硕士辞职在深圳开连锁包子店,主动让外卖小哥免费吃包子
7、福田区上沙塘晏村部分区域居民以家庭为单位异地集中健康监测14天
8、深圳所有公墓、骨灰堂、深埋绿化地等殡葬服务场所,14日起暂停市民群众现场祭扫活动
9、深圳:必要时可用含氯消毒剂清洁地漏和排水管道;按照“两点一线”经营城市保障性餐饮行业
10、违规开展线下培训!深圳多家校外培训机构被查处

11、深圳:今年3月社保扣费时间延后至3月25日开始统一扣费。
12、深圳一女子菜市遇老鼠吓到抱住陌生人
13、自2022年3月18日起,福田区在福保街道划定封控区、管控区
14、罗湖区回应“女子外出购物遇管控,家中小孩无人照顾”:女子1小时后顺利返家

【生活】为何肝癌通常一发现就是晚期:医生介绍,肝脏代谢功能强大,正常人只需1/3的肝脏就能维持日常所需,且肝内没有痛觉神经,因此肝癌早期往往无症状。进一步恶化后,才会有乏力、食欲下降、恶心等症状,但这些症状常被误认为是劳累、压力大。等出现黄疸、肝腹水时,其实已到了中晚期。

第1154期【深圳早报】2022年3月12日 星期六 植树节 看早报用什么软件,群里的每日早报怎么弄,适合看新闻早报的公众账号,首页早报网即时新闻

此份早报仅为部分,未待续完。当天的全部早报大全(最终版)请进付费群获取,谢谢

第1154期【全国早报】2022年3月12日 星期六 植树节
1、杭州一顺丰中转场已有11人确诊;顺丰回应杭州快递受病毒污染风险:全场已消毒,建议市民核酸检测。
2、四川广安一帕萨特车主嫌油贵4次偷油60升,目前已被刑拘。
3、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生全部转运,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将全面消杀。截至3月11日8时5分,共转运学生6556人。
4、陕西西安一22岁常年熬夜男生患感冒查出尿毒症,医生:提醒大家做好体检、戒烟、少熬夜。
5、中国200多万人已获优先退税
6、卫健委进一步优化新冠病毒检测策略:决定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居民可购买试剂自测新冠病毒抗原。
7、上海公布近期本土确诊病例溯源结果,上海表示由于管理疏漏引发本土感染并导致传播;网传今晚上海封城不属实;3月12日起,上海中小学调整为线上教学,幼儿园、托儿所停止幼儿入园。
8、中国科研团队发现不吃晚餐更有利于代谢健康的新证据,不吃晚餐是否更有利于代谢健康引议。
9、我国互联网遭境外网络攻击,攻击地址主要来自美国。
10、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国家线公布:A类考生哲学314分、经济学360分、法学335分、教育学(不含体育学)351分、文学367分、历史学336分。

11、中国代表团冬残奥会第12金。
12、3月11日0时至12时,青岛市新增43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107例无症状感染者,均为莱西市报告。
13、国家烟草专卖局:电子烟不得有烟草外其他风味。

【宜忌】宜祭祀、解除、破屋;忌无。
第1154期【深圳早报】2022年3月12日 星期六 植树节
1、3月12日零时起,南山东滨隧道、沿江高速(东滨隧道至前海出口段)、听海大道(前湾三路至妈湾二路段)、航海路(妈湾二路至通海路段)、妈湾二路(听海大道至怡海大道段)、怡海大道(妈湾二路至妈湾大道段)将作为跨境港车及转运货车专用通道,实施交通管控。
2、自2022年3月10日起,南山区在南山街道划定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
3、2022年3月11日8时起,解除西丽街道松坪村二期相关封控区、管控区。
4、自2022年3月11日10:30时起,解除米兰公寓二期相关封控区、管控区。
5、自2022年3月11日10:30时起,解除蛇口街道围仔西相关封控区、管控区。
6、自2022年3月11日12时起,解除沙河街道汇雅苑相关封控区、管控区。
7、自2022年3月11日15时起,解除蛇口街道雷公岭村相关封控区、管控区。
8、自2022年3月11日22时起,解除招商街道爱榕园小区相关封控区、管控区。
9、自2022年3月11日起,福田区对沙头街道封控、管控区范围进行调整。
10、3月10日0-24时,深圳新增11例病例,其中,9例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例诊断为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4例在隔离观察的密接人员排查中发现,7例在重点区域核酸筛查中发现。

11、深圳预计返还超25亿元助中小企业。
12、深圳男子行走被冲出的野猪咬了一口:野猪最终被民警围捕抓获
13、深圳市中医院发布通告称,即刻起深圳市中医院福田院区暂停发热门诊和门急诊医疗服务。
14、深圳老人间隔1米严谨排队,网友:说1米就1米。
15、自2022年3月11日24时起,民治街道调整相关封控区、管控区措施。
16、深圳三男子违反疫情管控措施翻墙出村:妨害社会管理,已被立案调查。
17、深圳口岸检测出13名跨境货车司机核酸阳性
18、深圳女白领头痛站不住查出大脑漏积液,医生用该女子自身血液堵上漏点。
19、深圳进口冷冻食品需检测消毒合格才能出库销售。
20、深圳构建步行15分钟核酸服务圈,提供夜间采样服务,部分采样点中午开放。

21、广州:即日起暂停近期广州市内所有展览活动。广州琶洲广交会展馆采取“临时封闭,不进不出”的管控措施。

【生活】女性长期熬夜压力大易得妇科病:专家介绍,由于工作压力大、焦虑和熬夜等因素影响,女性妇科疾病发生率有所增高。长期熬夜和压力大会导致女性激素水平紊乱、内分泌失调和卵巢功能早衰,还有骨质流失、心脏疾病和植物神经紊乱的风险。此外,不良生活习惯还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更容易被病毒侵袭。

医生介绍,8成女性一生中都会感染HPV病毒,但并不一定会致病,只有在持续感染感染的情况下才可能引起病变,进而诱发宫颈癌等恶性肿瘤。预防HPV感染,除了尽早接种疫苗外,还要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远离熬夜、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