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今日早报微信

第1143期【深圳早报】2022年3月1日 星期二 国际海豹日 经济早报,早报财经,都市早早报,南方早报,电商早报,投资早报,早报网微博,

第1143期【全国早报】2022年3月1日 星期二 国际海豹日
1、3月1日起看病换医院不需重复检查。
2、四川成都一女子路边投喂野生猴子被咬:“我不知道它很凶”。
3、2021年人均GDP超8万元;2021年国民总收入1133518亿。
4、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通知进行中国公民登记信息核对;
5、网友建议男方必须休同等时间产假,浙江卫健委:会向相关部门反映。
6、2021年我国出生人口1062万人;中国男性人口出现下降,我国男比女多3362万人。
7、浙江杭州一博主套路骗子800元报警捐赠,并接受反诈宣传。
8、专家:“认知战”已在中国网络空间打响
9、中国移动回应服务中断:系统优化,网友反映无信号地区都指向江西地区。
10、我国超3成已婚育女性有漏尿症状,分娩、咳嗽、肥胖及久坐久站等都是诱因。

11、外交部提醒谨慎去往缅甸北部和妙瓦底、大其力地区:请勿轻信高薪赴缅甸打工网络虚假招募。
12、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神舟十二号、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完成对接;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嫦娥五号月球样品揭示月球演化奥秘;揭示SARS-CoV-2逃逸抗病毒药物机制;FAST捕获世界最大快速射电暴样本;实现高性能纤维锂离子电池规模化制备;可编程二维 62 比特超导处理器“祖冲之号”的量子行走;自供电软机器人成功挑战马里亚纳海沟;揭示鸟类迁徙路线成因和长距离迁徙关键基因。
13、61岁法国奶奶在苏州做抗疫志愿者,两年半前来到中国。
14、浙江杭州女子刷单被骗1万仍要转8千丈夫报警,民警耐心劝导:你被骗一块钱我都心疼。
15、小鹏汽车就云南昆明门店搬迁开展迷信活动道歉,影响公序良俗 已停业整顿。
16、南京警方抓获18年前命案逃犯,杀人犯潜逃18年成火龙果基地副厂长。
17、报告显示,有七成受访者感到算法能获取自己的喜好、兴趣从而“算计”自己,近五成受访者表示在算法束缚下想要逃离网络、远离手机。
18、中国罕见病患者超过2000万,70%的罕见病在儿童期就已经发病。
19、教育部将修订完善中小学竞赛管理办法,斩断利益链。
20、国家卫健委: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12411.8万剂次。

【宜忌】宜搬家、结婚、入宅、领证、动土、出行、订婚;忌祈福。

第1143期【深圳早报】2022年3月1日 星期二 国际海豹日
1、自2022年2月26日起,南山区在南山街道划定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
2、自2022年2月26日起,南山区在南头街道划定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
3、取消原计划于2022年2月28日举行的深圳市2022年第2期普通小汽车增量指标摇号活动。
4、2月27日0-24时,深圳新增36例病例,其中,30例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例诊断为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27例在集中隔离观察的密接人员中发现,8例在重点区域核酸筛查中发现,1例在重点人群核酸筛查中发现。
5、沙头街道推出举报有奖热线,针对重点地区返深、违反封控管理区域规定私自外出以及翻越防疫隔离围挡等情形的均可举报,每例最高奖励300元。
6、深圳恒生医院:即刻起医院(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银田路20号)暂停门诊、急诊、发热门诊、核酸门诊医疗服务,互联网医院照常运行。
7、深圳疫情暂未出现重症原因与接种疫苗有关
8、香港即将全民强检,港媒:梁万年赴港援助港府抗疫;港府公报:林郑月娥与内地专家会谈,同意加强分层治疗以减少重症及死亡个案。
9、罗湖区教育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发布:2025罗湖中小学基本集团化。
10、深圳一周建起3个口岸实验室:由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承担建设工作的文锦渡口岸、莲塘口岸、沙头角口岸新冠核酸检测实验室正式投入使用。

11、自2022年2月25日起,南山区在沙河街道划定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
12、两名福田区确诊病例在龙华居住,深圳龙华区划定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
13、香港与内地就利用铁路运送供港物资进行协商,本周或安排试运。
14、深圳卫健委:深圳市民被赋黄码后如何转绿码?三天内完成两次核酸检测;深圳已收治的“奥密克戎”病例60%为轻型,无重型和危重型;深圳:最快速度排查涉疫风险人员。
15、香港幼儿园及中小学暑假提前至3月7日开始。
16、腾讯地图上线深圳疫情管控地图:在腾讯地图APP搜索关键词“封控区”、“管控区”或“防范区”,或直接搜索关键词“疫情”,即可查看全市范围内“三区”的分布情况。
17、地王观光·深港之窗将于2022年2月28日起有序恢复开放;
18、香港28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约34466例。

【生活】共享单车带娃神器安全隐患大:民警提醒,这种“带娃神器”属于自行车改装的范畴,儿童坐在车上会改变车辆重心,让刹车变困难;儿童的双脚也容易卷到车轮中,降低骑行安全性。

此份早报仅为部分,未待续完。当天的全部早报大全(最终版)请进付费群获取,谢谢

第1142期【深圳早报】2022年2月28日 星期一 早报十二条,早报速读,早报公众号,微语早报,旅游早报

第1142期【全国早报】2022年2月28日 星期一
1、河南安阳发生一起刑事案件致2死1伤,30岁嫌犯被抓获。
2、一箭22星成功发射!长征八号火箭创我国一箭多星最高纪录。
3、北京冬奥组委:2月26日机场入境涉奥人员复检阳性4人。
4、中国驻乌克兰大使致信我在乌同胞:乌民众面对危局会焦急、敏感,要理解这种心情,不能刺激;中国驻乌克兰大使辟谣本人不在基辅:中国大使永远不可能抛下同胞;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请全体在乌同胞务必遵守宵禁规定,不要外出;中国卫星确认乌克兰水库大坝被炸毁不实;
5、韩军方:朝鲜向半岛东部海域发射一枚弹道导弹;日本防卫大臣:谴责朝鲜在俄乌局势紧张时刻进行导弹发射。
6、雅虎邮箱官宣:将于2月28日停止在中国大陆的服务。
7、微信、微博、抖音齐发声:涉乌克兰局势,请广大网友理性发言。
8、苏州二手宝马当新车卖被判赔140万,构成消费欺诈,依法退一赔三。
9、湖南长沙男子上工地没系安全带被妻子吊起训半小时,妻子:让他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10、教育部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新增和撤销本科专业名单;内蒙古大学新增纪检监察本科专业;全国首个纪检监察本科专业。

11、山东济南6旬女子有多套房产偷自行车被抓,民警:有退休金,贪小便宜。
12、辽宁丹东女子饭店就餐时用餐叉不断挠头,店家:已将其使用餐具丢弃。
13、人大代表建议将打拐工作纳入政府考核。
14、科学家预测80年后北极或将看不到北极熊。
15、天津27日上午新增7例阳性;自2022年2月27日起,将天津空港经济区雅苑足道调整为高风险地区。
16、安徽蚌埠男子听信罂粟防脑梗菜地种700株被刑拘。

【宜忌】宜祭祀、破屋;忌无。

第1142期【深圳早报】2022年2月28日 星期一
1、2月26日14-24时,深圳新增19例病例,其中,17例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例诊断为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12例在集中隔离观察的密接人员中发现,7例在重点区域核酸筛查中发现。
2、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位于市民中心A区)、古代艺术馆(位于福田区同心路6号)、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位于福田区福中路184号)将于2022年2月27日(周日)起暂停开放;,深圳市文化馆自2022年2月27日(星期日)起临时闭馆,暂停馆内各项线下活动和服务,数字文化馆线上服务正常开展;深圳图书馆将自2022年2月27日(星期日)起,暂停到馆读者服务,进行卫生消杀、环境维护保养等;南山博物馆(含天后博物馆、南头古城博物馆、南头古城各保护单位及专题展厅、陈郁故居纪念馆)即日起均暂停对外开放,
3、南山区即日起,在蛇口街道、招商街道,划定封控区、管控区、参照管控区管理区和防范区。
4、广东自2022年2月26日起,全面启用新版预检分诊健康申报卡和电子陪护证系统。
5、深航通告:机票退票及变更可特殊办理。
6、香港:将全速分发国家捐赠中成药及医疗物资。
7、深圳:除社区小区、公共场所全面实行扫场所码外,全市范围内,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需扫场所码登记。
8、深圳一阳性病例多次不戴口罩坐电梯被调查,物业公司未劝阻纠正被立案查处。
9、深圳市商务局回应个别商超“货架空置”,将对重点区域加仓补货。
10、供应香港民生物资工作平稳有序,深圳保供占香港市场的80%以上。

11、盐田:小梅沙片区城市更新二期项目将于下月开工。
12、深圳疾控:已完成2月22日报告的病例6、7、8,2月23日报告的病例2、3、4、5、6的新冠病毒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2进化分支)。
13、深圳订正26日新增确诊数量:深圳新增26例本土确诊4例无症状。
14、深圳音乐厅演出场馆自2022年2月26日起暂停对外开放;OCAT深圳馆自2022年2月28日起将暂停对外开放。
15、2月26日19—24时,东莞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3例,均在大朗镇,其中在密切接触者排查中发现11例,在管控区重点人群排查中发现2例。
16、自2022年2月27日12时起,分别将深圳市南山区招商街道爱榕园18栋、蛇口街道雷公岭村15号调整为中风险地区。
17、2月15日至今,深圳市本轮本土新冠疫情累计病例已达101例。
18、27日公布,截至当日零时,香港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6026例,新增死亡病例83例。香港累计确诊病例达137145例。香港紧急从内地聘用1000名临时护理员。

【生活】久坐或将抵消高强度活动的健康收益:研究发现,一天中久坐时间达到11至12小时以上时,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所带来的健康收益有可能被削弱或抵消。久坐特别是姿势不良的久坐,还会带来脂肪分解速度减慢、大脑灵活性降低等影响,专家建议每隔30至60分钟时打断久坐状态。

此份早报仅为部分,未待续完。当天的全部早报大全(最终版)请进付费群获取,谢谢

我新做了一份商业早报,也可以叫搞钱早报/创业早报/互联网早报,内容偏创业、商业、副业收入、产业风向、投资、政策新规、互联网

↓↓↓

什么是商业早报
【商业早报是什么】

20220222,你们在这一天办了一件大事,都跑去结婚了;我也办了一件大事,做了一份商业早报。

商业早报,也可以叫做搞钱早报/创业早报/互联网早报,内容偏创业、商业、搞钱、副业收入、产业风向、政策新规、投资、互联网、职场等,

【商业早报适合哪些人看】
特别适合创业、职场、搞钱、投资、做生意的朋友看。商业早报的口号是:寻找商机,发现灵感。

目前尝试更新了11期,感觉还行,明天继续更新…现在正在打磨期,入群价格低,等成型会涨,支持我就来我的付费群。
【3份早报有什么不同】

虽然是3份早报,其实是以深圳早报和商业早报为主,全国早报为辅的格局。

深圳早报:以深圳早报为主,附赠全国早报。适合深圳生活工作的朋友加入;
商业早报:以商业早报为主,附赠全国早报。适合创业搞钱做生意的朋友加入。
附赠的全国早报是同一份。

3份早报不会刻意重复,定位不一样,角度不一样,信息的来源也不一样,所以结果不一样。但不排除各个渠道对重要消息的重视,也不排除有些消息均符合3份早报的入选标准,即每天可能有几条内容是重复的,但大部分内容是不一样的。

【商业早报的份量足吗】
深圳早报和全国早报在工作日的时间段,如果信息量比较多,两份内容加起来会在40~50条,非工作日时间段也在24~40条。

而商业早报在工作日的时间段每天的信息量不低于40条,周末及节假日保持不低于24条。说实话这是一个体力活,尝试更新了11期,最多时统计到96条,手都酸了。群友说太多了,看完得3分钟,所以删减至50条内,快的话1分钟能搞定。

↓↓↓

目前商业早报还在打磨期,后期可能会对内容的偏重程度有所调整,也会对结构做一些删减或增补。另外,商业早报群可能会提供一些商业书籍或创业资料,营造搞钱氛围。

前期会广泛听取大家的建议,有好的想法可以私聊我。

做一份简报需要多长时间?辛苦吗?

↓↓↓

做一份简报用时多久

每天要花4个小时在这个上面,都是一些碎片化的时间,也就是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的时候,就暂时停止,先去做重要的事情,做完了或中间休息片刻,就回来看一些新鲜事儿,并做好更新登记。

之前我还有其他的工作要做,也是要坐在电脑前才能够完成的。所以这给搞早报信息汇总提供了便利条件

天天看,时间长了,我已经养成了看新鲜事儿的习惯了。曾经有几年的时间,每天看几千篇文章,如果按一天两千篇文章、一篇文章1000字来算,大概一天要看几百万字。所以这不得不让我用最短的时间做完事情,也就是如何提高效率。到最后反而我的阅读信息的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这种水平到什么程度呢?随便一篇新媒体的文章,我看完标题大概就可以判断出这篇文章是不是广告,大概内容是哪方面的,是偏政的推文,还是新媒体小编写出来的。

还有一些新媒体小编他们排版会放一些递进式的话术,还有一些表情包,我把这些叫做废话,只看主干,看懂看明白即可,重点的地方再停留目光,再加上对这座城市的了解,所以我快呀。

读书时人家说一目识行,算是比较快的了,我这叫一目视屏,一屏也就是一个手机的屏幕,大概可以装300字。瞄一眼大概我就知道这300字是什么意思了。

这中间有一些信息是重复的,所以就选择Pass,跳过。长文有时间也看,得分时候,一般是晚上。

我这种看新鲜事的方式注定了要使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完成,如果像真正的工作那样去用眼的话,整个人就很疲惫,很累。所以一天下来,这些要看的内容轻轻松松都能够搞定,因为中间有空档休息呀。

反正一天下来,在早报这件事情上,从看到、筛选、编排、替换、删减、保存等这一系列动作完成,初步估算,一天需要花去4个小时

第2期【搞钱早报】2022年1月2日 星期日 打磨中的产品!搞钱早报,内容偏创业、副业收入、产业风向、投资、政策新规、互联网、职场、风控等!

【搞钱早报】我新做了一份搞钱早报,内容偏创业、副业收入、产业风向、投资、政策新规、互联网、职场、风控等,现在正在打磨期,入群价格低,等成型会涨,支持我就来我的付费群。

第2期【搞钱早报】2022年1月2日 星期日
1、滑雪成为年轻人跨年新选择:数据显示,2021年滑雪相关产品销售额增加了120%,滑雪旅游产品预定量是往年的两倍之多。
2、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疯狂动物城主题园区最高“建筑”即将封顶。
3、华为首家完成面向5G-Advanced通感一体技术初步验证:探测准确度100%。
4、线上每课时20元,上海公布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收费标准。
5、首批9个5G应用安全创新示范中心遴选认定结果发布。
6、造车新势力2021年交付排行榜:小鹏位列第一,理想、蔚来分居二三名。
7、2021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达472.58亿元,中国电影总票房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8、海南重点(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801亿元,完成率103%;2021年海南离岛免税店销售额突破600亿元,同比增长84%。
9、机构:2021年中国船企接单量反超韩国,位居全球第一。
10、易到用车:2022年将在北京、上海、广东、山东等地加大运力投放。

11、北交所投资者数量超475万户。
12、粤港澳大湾区重点项目南沙港铁路建成开通。
13、恒大海南海花岛39栋楼被责令拆除。
14、周杰伦入局元宇宙。
15、Tims咖啡中国门店今年将超过800家;3年融资超740亿元,2025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
16、近5成露营企业成立于2021年。
17、特斯拉中国上调Model 3和Model Y售价。
18、互联网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平台天天学农完成C轮融资。
19、北京支持符合条件的外籍人员创办企业,可享国民待遇。
20、全球招展工作基本完成,2022消博会倒计时100天启动。

21、上海出台《实施意见》 加大“十四五”期间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政策扶持。
21、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预计2022年出入境旅游人数将同比增长2成。
22、公安部:元旦春节严打涉食用野生动物、电影侵权盗版等犯罪。
23、首款鸿蒙汽车96小时预定量已超6500台
24、深圳市首个房地产全链条监管平台上线
25、抖音上线学习频道;抖音电商新增保税仓直播管理规则,需仓储企业6个月无违规。

35、疫情下“洁净空气”受关注,空调业务成日本电器厂商新重点。
36、新措施正式生效,法国25岁以下女性避孕完全免费。
37、韩国将新设“韩流签证”,吸引K-POP等领域人才。
38、日本电信巨头NTT:计划在2025年大阪世博会上发布6G技术。
39、印度政府下令对苹果App Store展开反垄断调查。
40、世卫组织称2022生活会越来越正常:“好消息是我们知道要采取哪些防疫措施”。
41、海外版拼多多Fanno露面,字节或与亚马逊一战,Fanno是独立于Tiktok的新项目。

第1082期【全国早报】2021年12月29日 星期三 早报中国,每日早报,新闻早早报,财经早报

第1082期【全国早报】2021年12月29日 星期三
1、一审公开宣判!重庆姐弟坠亡案宣判两名被告均死刑;姐弟坠亡案生父女友曾想用30万获谅解。
2、腾讯掌纹支付设备专利获授权,“刷手支付”来了?
3、教育部: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总体稳定;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909万人,2022届高校毕业生预计1076万。
4、安徽医院辟谣60岁老人产女:产妇其实只有43岁。
5、江苏江阴新增1例阳性感染者,为长江引航中心工作人员。
6、上海一女子宠物店吸猫后感染鹦鹉热:曾抱着猫吸闻毛发。
7、西安累计报告本土确诊811例。
8、浙江一周前已有境外输入奥密克戎确诊病例,已有效隔离。
9、数据:截至12月24日,今年以来商业银行机构共有2459家银行网点终止营业。
10、雷军宣布小米正式对标苹果,三年做到全球第一。

11、报告:近七成公众表示“担心账号和个人信息泄露”;有六成公众认为自己的信息在数字环境中有被泄露的风险;有七成公众感到算法能获取自己的喜好、兴趣从而“算计”自己;有五成公众表示“担心下载的APP不安全”。
12、浙江杭州男子逃亡3年因没有健康码崩溃自首:没有健康码出不了门,受不了。
13、上海寒假兴趣班报名火爆,编程无人机等兴趣班招生大增。
14、相互宝将于1月底关停,昨日起现有成员不再参与互助分摊。
【宜忌】宜装修、开业、结婚、领证、开工、订婚、安葬、上梁、开张;忌搬家、入宅、动土、出行、旅游、解除、安香、移徙、盖屋。

第1082期【全国早报】2021年12月29日 星期三
1、省卫生健康委主任:目前广东省要求,不管你从哪里来粤,回来后要尽快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2、深圳居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榜首。
3、广州越秀区涉疫重点区域全部解封。
4、苏炳添速度研究与训练中心27日揭牌。
5、深圳大鹏新区率先实现公办、民办学校食堂100%“双提A”。
6、深圳马拉松:决定以线上赛的形式举办2021深圳马拉松和相关活动。
7、深圳交通三喜临门:坪盐通道正式建成通车,小漠国际物流港一期开港运营,地铁20号线一期开通运营。
8、12331、12358、12365、12330热线已整合至深圳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2022年1月1日起不再提供热线接听服务。
9、深圳疾控提醒:近期到过贵州铜仁及乘坐过C348列车、DR5375次航班的请报备!
10、深圳幼儿园托班开设与管理办法出台。

11、网传“深圳龙华用高压水枪驱赶流浪汉”?官方:严重失实。
12、深圳本次寒潮影响结束,未来5天可见阳光、气温回升。
13、塘朗山郊野公园深云谷景区建成开放。
14、深圳女童看钓鱼距离太近被鱼钩刺入眼睑,医生:幸好家长没硬拔。
15、深圳成为火锅外卖之城,夜晚外卖订单量位居全国第二。
【生活】腰椎间盘突出保守治疗能痊愈吗,专家介绍70%以上的初发者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