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深圳早报2020

深圳早报 | 12月7日 周一 | 全国早报今日关注重点

第703天编辑整理 第692份深圳早报

【深圳早报】12月7日 周一

1、南澳将建成“最美落日栈道”:位于南澳西边南隆段与南澳墟镇毗邻,连接着月亮湾与畬吓湾,建成后将与墟镇片区海滨栈道连成一体,成为全长3.5公里“最美落日栈道”。

2、中国城市创意指数发布,深圳首次跻身榜单前三。

3、深圳公共场所已装3500台AED,打开“腾讯地图”或者微信小程序,在搜索栏中输入“AED导航”就会显示离你最近的几台AED。

4、粤港澳青年交流合作全面深化,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已累计孵化港澳台及国际青年创业团队220多家。

5、深圳对东盟进出口实现双增长。

6、深圳医保局:55种药品降价,平均打五折,涵盖肿瘤、消化等多学科用药。

7、元旦火车票开售,深圳始发各方向尚有余票。

8、香港新增95宗新冠确诊病例,其中36宗源头未明。

9、大批候鸟回归,深圳湾进入最佳观鸟季节。

10、深圳男子街边多次鬼祟偷盗女子贴身内衣:实在是忍不住,不偷浑身难受。

11、深圳又一条海底隧道要来了,穗莞深城际机前段即将入海施工。

12、广东金子山现雾凇和冰挂,网友:离下雪还远吗?广东全省的希望。

每天清晨5点发布 每天30秒尽知深圳事

【全国早报】12月7日 周一

1、山西晋城3人为免单自揪头发丢进火锅,店主:已报警。

2、重庆永川煤矿事故搜救结束,1人获救23人遇难。国务院安委办对重庆市政府约谈。

3、杭州萧山机场女子迟到登机遭拒大闹机场称:等着给孩子喂奶呢,我要全国最大点击量。

4、国家卫健委:结核病体检结果纳入学生健康档案。

5、我国首次实现月轨交会对接,嫦娥五号样品在轨转移完成。

6、网传五粮液要求经销商在五粮液和泸州老窖之间“二选一”?泸州老窖:与抱团振兴川酒战略不符,已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

7、央行公示朴道征信,第二张个人征信牌照将落地北京。

8、人民法院报评陈凯歌导演作品《宝贝儿》:实施代孕技术或可构成犯罪。

9、公安提醒:商场里的可租赁移动电源、火车站里叫卖的满电充电宝、扫码免费送的充电宝这三类共享充电宝可能被植入木马,盗取个人信息。

10、日本首相再次承诺东京奥运会如期举行。

11、受民众“抵制日货”和疫情影响,优衣库韩国最大门店下月关门。

12、纯属虚构!教育局辟谣徐州家长送老师不作为锦旗:查无此校此人。

作为深圳人,了解深圳事,从“深圳早报”开始,欢迎朋友们复制粘贴到群或圈

深圳早报 | 12月6日 周日 | 全国早报消息16条

第702天编辑整理 第691份深圳早报

【深圳早报】12月6日 周日

1、甘坑客家小镇入选广东省首批家教家风实践基地,是公布的名单中深圳市唯一入选的单位。

2、70大中城市房价五年走势:深圳五年房价涨幅全国第一,有城市跌回五年前。

3、深圳市2020年最低工资标准维持不变。适用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的月最低工资标准继续为2200元,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继续为20.3元。

4、深圳地铁和城轨未来将“一卡通”、无缝换乘,通勤更加便捷。

5、深圳: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6、南科大生命科学学院揭牌成立,计划建设不少于五个系所。

7、深圳年末聚会喝酒需谨慎!一男子连续喝酒一周被送进ICU。

8、隐秘阀门偷排“红油”!广州海关在大铲岛附近水域端掉走私团伙抓7人。

9、东莞刷脸取厕纸引争议,企业回应:人脸特征短期存储后即删除。

10、深圳男子破解女友电脑密码后,用隐私照片要挟让还百万购买房。

11、“救命神器”AED罗湖又救一年轻人,深圳3500台AED已全部安装完毕,分布在机场、地铁站、高校、体育馆、寄宿制高中、会展中心、社康等公共场所。

12、深圳新一批安居房申请名单公示:完成了对2020年7月1日至9月30日受理的8519户安居型商品房轮候申请家庭的核查,合格家庭共8299户。

13、大鹏面积最大统建楼项目奠基,王母社区148户原居民即将住上新房。

14、2020第34届CBDF中国国际标准舞锦标赛于12月2日至6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赛场上一名幼年组萌娃眼神犀利舞姿飒引关注。

每天清晨5点发布 每天30秒尽知深圳事

【全国早报】12月6日 周日

1、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0年12月21日发行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武夷山普通纪念币一枚。该纪念币面额5元,为圆角正方形。

2、上交所修订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科创板IPO审核时间不超3个月。

3、安徽警方回应女生在警察注视下溺亡:现场处置民警、辅警停职接受调查。律师:无论是否会游泳,民警都涉嫌玩忽职守。

4、中国最长火车有多长:满载2万吨煤炭的重载列车,沿着大秦铁路西出煤都大同,直抵渤海之滨。由210节C80车辆和两台和谐1型电力机车组成,总长度约为2614.3米。

5、外媒:美国将对更多中国公民实施签证限制。

6、槟榔致癌成分首次确认,槟榔碱被定为2B类致癌物。

7、历时近半年,新疆终于完成对楼兰古城的抢险加固工程,延续了古城内三间房和佛塔遗址的寿命。

8、数据:英国2020年第二季度从中国进口的商品规模首次超过了其他所有国家。

9、因将卡转借他人等违规行为,北京167人社保卡被停用。

10、苹果承认部分iPhone11存在触摸问题,受影响设备的生产日期为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之间;苹果被曝无需接触便可被盗一切信息:入侵者可控制隔壁房间苹果手机。

11、发改委:未来五年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计划新开工建设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约1万公里。

12、今年2790个银行网点被关、今年ATM减少近70000台。

13、银保监会:中行因原油宝事件被罚5050万。

14、数字人民币在苏州测试新玩法:首次引入线上场景和离线钱包。

15、扫地机器人卖疯了!扫地机器人中国销量全球第一。

作为深圳人,了解深圳事,从“深圳早报”开始,欢迎朋友们复制粘贴到群或圈

深圳早报 | 12月5日 周六 | 全国早报今日重点分享16条

第701天编辑整理 第690份深圳早报

【深圳早报】12月5日 周六

1、离婚冷静期2021年1月1日起实施,深圳市民:离婚也需要仪式感。

2、预计今天(5日)早晨最低气温将降至12℃左右,但6日又要开始升温了。

3、男子大鹏新区东涌海域在海边割紫菜,不慎溺水失踪,搜救工作仍在进行中。

4、12月5日至12月8日,每晚7时30分,2020第八届深圳湾音乐会和市民如约见面。

5、深圳男生最爱买眼妆产品,00后男生眼线消费增速是女生4倍。

6、支持职工购房2400万平方米,深圳公积金十年惠及1500余万职工。

7、深圳:2025年轨道运营里程将超640公里,建成世界一流轨道交通线网。

8、最新全国“百强主城区”出炉,南山的排名是全国第四。

9、深圳建设项目“先参保、再开工”费率可优惠20-30%,工伤保险将实行浮动费率。

10、广州蛋壳18楼租客坠楼,室友:他刚毕业没工作,房东要求我们搬离。

11、在深圳确诊的深港跨境货车司机,有一名家属也已确诊,其系旺角一个日料店的寿司厨师。

12、2020深圳簕杜鹃花展规模历届最大:2020深圳簕杜鹃花展于2020年11月28日至12月18日在莲花山公园举办。

13、深圳11月份74街道PM2.5浓度排名揭晓:盐田区海山街道PM2.5浓度最低,光明区马山街道PM2.5浓度最高。

14、深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上线了不动产登记信息新版查询系统,监护人代未成年子女开具无房证明、企业开具不动产登记查询证明等可线上办理。

15、受疫情影响,香港取消除夕烟花汇演和花车巡游。

16、香港一密接者的猫呈新冠阳性,官方提醒畜养宠物人士避免亲吻动物。

17、广东首发志愿服务发展指数,全省志愿者服务地市排名深圳夺魁。

每天清晨5点发布 每天30秒尽知深圳事

【全国早报】12月5日 周六

1、长江时代、分享通信、深圳星美等三家企业垃圾信息扰民,被工信部通报限期整改包括。

2、2021跨年机票价格较往年偏低,北京到深圳、上海到成都等多条航线价格比火车票低一半,出游性价比高。

3、西藏阿里地区接入国家电网:阿里联网工程正式宣布投运。该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海拔最高、运距最远、最具挑战性的500千伏输变电工程。

4、东京奥运会日本国内门票退票率18%,退掉的门票将被重新发售。

5、多人持双阴性证明自英国来华后确诊,中国驻英使馆暂停认可英国一诊所核酸抗体检测报告。

6、超千万人正承受60分钟以上极端通勤,北京平均通勤时耗超45分钟,是全国唯一单程平均通勤时耗超过45分钟的城市。

7、困在花呗里的年轻人引热议:全国有1.75亿90后,其中只有13.4%的年轻人没有负债,而86.6%的90后都接触过信贷产品。

8、最高法回应蛋壳公寓爆雷事件:有关地方和部门正在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9、国家税务总局:纳税人累计收入不超过6万元的月份,暂不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

10、国家药监局:板蓝根咀嚼片转为非处方药。

11、手机聊天记录也能当证据:苏州女子微信聊天因一句“不要了”损失6万元,告到法院也没辙…法官:聊天记录也是证据。

12、中国人均一年看病6次以上,恶性肿瘤、心脏病与脑血管病是对居民身体健康危害最大的三个病种。

13、中国核聚变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建成并首次放电。

14、2020年度十大流行语发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逆行者;飒;后浪;神兽;直播带货;双循环;打工人;内卷;凡尔赛文学。

15、腾讯申请确定潜力主播新专利:新专利能预测主播会不会火。

作为深圳人,了解深圳事,从“深圳早报”开始,欢迎朋友们复制粘贴到群或圈

深圳早报 | 12月4日 周五 | 全国早报16条

第700天编辑整理 第689份深圳早报

【深圳早报】12月4日 周五

1、深圳:到2025年全市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74万座,新增幼儿园学位14.5万座,加上此前规划新建公办高中阶段学位9.7万个,到2025年深圳共将新建基础教育学位近百万座。

2、腾讯为冻品定制“健康码”“行程卡”,深圳首个区块链冷冻食品追溯平台落地盐田。

3、南山卓越维港别墅涉违法加建,3层“长”至5层 有关部门已介入调查。

4、最新进展:深圳哈罗学校高价咨询费已退,物管向记者道歉。

5、广州在建洛溪大桥人行桥垮塌。

6、即将进入海域段隧道施工!穗莞深城际机前段首台盾构成功下线。

7、深圳笋岗村疫情:南区2913份人员样本、27份环境样本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146栋住户实施硬隔离。

8、福田区中康路附近一道路改造开挖树木倒伏,大排挡被压。部门回应:已联系洽商赔偿相关事宜。

9、广东实验中学深圳学校来了,明年将提供2100个高中学位。

10、深圳大运中心入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服务综合体典型案例。

11、西丽湖度假村将变清华校园。

12、教育局回应潮阳17岁男生娶13岁女生:极个案,正劝导两人复学。

13、披着培训的皮“感召”你掏钱?深圳一犯罪嫌疑人网购教材自学传销洗脑。

14、龙岗通报“香港输入确诊病例有关处置情况”:33名密接者均为阴性;截至12月3日12时,完成人员样本采集42419份,环境样本采集431份,新冠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15、“美丽大鹏千菊展”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综合试验基地开幕。六个展示区共种植了12万株切花菊和3万盆盆栽菊。

16、盐田一冷链物流园冷冻库起火 受困3人已被救出。

17、造谣罗湖笋岗“停课”“封校”的男子被罗湖警方抓获,拘留10天罚款500元。

18、花展周末莲花山公园周边车辆禁停,违停车辆一律拖移。

19、深圳小区多只猫狗接连离奇身亡,遍地尸体疑遭投毒,狗主人当场痛哭。

每天清晨5点发布 每天30秒尽知深圳事

【全国早报】12月4日 周五

1、河南许昌市立新规:晚上9点后不准跳广场舞。最高罚款500元。

2、中国广电曾庆军:未来5G手机可免费接收电视节目,无需流量。

3、2021年元旦火车票开售,可通过网络和电话购买。车站窗口和代售点将于12月5日开售。

4、教育部答复义务教育改为十二年制建议:目前还不具备条件。

5、教育部:我国慕课数量和应用规模世界第一;在学研究生总规模今年将达300万。

6、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2015年的40.0%提升至2019年的51.6%,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达4002万,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

7、两部门发文规范涉未成年人网课:严防网课周边出现网络游戏广告。

8、民航局:已对133个国际客运航班实施熔断,将继续执行航班熔断措施。

9、上海二手房新规落地:上海二手房将有身份标识,也就是核验编号和二维码,核验通过才能挂牌和网签。不合格房源将被下架。

10、中国已连续三年无疟疾本土病例,中国已于近期申请“无疟疾”认证。

11、民政部:2021年1月1日起办理离婚将设冷静期,新调整后的调整离婚登记程序包括申请、受理、冷静期、审查、登记(发证)等;离婚冷静期实施条款:30天后须双方同时领离婚证,一方逾期视为撤回申请,离婚冷静期最长可达60天;家暴重婚等情形不必等离婚冷静期。

12、世界气象:2020年将成为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三个年份之一。

13、浙江玉环一份进口冻猪肉标本核酸阳性,目前55名密接者被集中隔离。

14、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将于12月3日24时开启:油价二连涨!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多花10元,国内成品油价今年第6次上涨。

15、罕见!天文奇观“土木大合”将于12月20-21日上演。

作为深圳人,了解深圳事,从“深圳早报”开始,欢迎朋友们复制粘贴到群或圈

深圳早报 | 12月3日 周四 | 全国早报 | 深圳早报电子版15条今日重大新闻事件

第699天编辑整理 第688份深圳早报
【深圳早报】12月3日 周四
1、绕路拒载行驶最高或罚2000元,深圳出租车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
2、龙岗一废机油窝点被捣毁,物流企业被罚3万。
3、深圳泥头车驾驶人有5类严重违法的,将被“从业禁止”:破坏车辆监控设施,逃避动态监管2项违法行为;一次性记12分的3项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未培训及携带有效证件的3项违法行为;违反“右转三让”的违法行为;不按通行证审批的时间、路线通行且发生事故的。
4、公开征求意见:深圳违规投放共享单车最高或罚50万元;未及时清理乱停放车辆最高或罚3万元。
5、深圳出硬招规范预付式消费,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超过3个月费用。
6、龙岗:新建4个高中项目,增加高中学位1.4万个。
7、深圳输入病例就餐餐厅封锁,餐厅附近居民排队做核酸检测筛查。
8、截至2020年9月,中国拥有汽车驾驶证的人数达到了4.1亿;深圳市2019年平均学车周期为9.8个月。
9、深圳男子喝20瓶啤酒后醉驾撞车,车辆起火损毁严重。
10、深圳4岁男童攀爬石碑被砸身亡,附近居民:1个月前石碑就有松动。

11、深圳出台《关于进一步便利港澳居民在深发展的若干措施》,涵盖港澳居民在深学习、就业、创业、生活等4个方面,总共18条。
12、月嫂持续年轻化专业化,月子会所备受深圳年轻人青睐。
港媒:黄之锋被判入狱13.5个月、林朗彦入狱7个月,周庭入狱10个月
13、深圳罗湖:确诊港籍货车司机一名密切接触者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密切接触者杨某居住地为罗湖区笋岗村南区146栋。
14、广东陆丰悬赏80万通缉涉毒逃犯,现存陆丰籍涉毒逃犯数量已从329名降至18名。
15、广东湛江上调公积金贷款额度:家庭贷款总额度提升至50万元。
16、龙岗两个地块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可提供1400套人才住房,计划2023年底竣工。

每天清晨5点发布 每天30秒尽知深圳事
【全国早报】12月3日 周四
1、杭州滨江区试行班级微信群公约:教师要保护学生隐私 ,不得公布成绩排名、优劣对比。
2、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基本医疗保障网。
3、深航机场跑道外接地事件处理结果公布:机长被撤销飞行执照列入黑名单。
4、外交部发言人:截至11月22日,中国已累计向美出口口罩约394.3亿只,相当于每个美国人获得约120个中国口罩。
5、哈尔滨男子奸淫4岁幼女致其伤残被判死刑。
6、2020进口网络游戏审批:最新一批进口网络游戏版号公布,多款Switch游戏过审。
7、社区团购发起烧钱大战:滴滴、美团、拼多多等互联网巨头扎堆入局社区团购:目前没有谁表现出巨大领先优势。
8、日本成辣条最大进口国:海外购买辣条最多的国家依次为日本、新加坡、韩国、美国。
9、天津立法禁止采集人脸识别信息,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10、财富2020中国最具影响力商界女性:董明珠蝉联中国最具影响力商界女性,字节张楠携程孙洁上榜。
11、教育部要求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用人导向;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
12、山东修订泰山保护条例:泰山景区内捡拾带离山石最高罚2万。
作为深圳人,了解深圳事,从“深圳早报”开始,欢迎朋友们复制粘贴到群或圈

深圳早报 | 12月2日 周三 | 全国早报今日微信热点分享

第696天编辑整理 第687份深圳早报

【深圳早报】12月2日 周三

1、深圳新增1例输入病例:为深港跨境货车司机,曾5次检测核酸为阴性。

2、赣深高铁明年通车,届时2小时可从深圳到赣州,截至目前赣深高铁全线进度条已完工九成以上。

3、全国首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区:盐田榜上有名。

4、深圳市税务局回应房地产税开征传言:纯属谣言。

5、深圳机场码头各航线船班及免费摆渡车时刻表更新,旅客咨询电话:0755-23455388/23455300。

6、我国报告现存艾滋病感染者104.5万例,处于低流行水平;我国每年约3000青年学生感染艾滋病;深圳艾滋病新发病率连续三年下降,新增患者最小12岁,性传播为主要途径。

7、深圳宠物猫小区内被三只烈犬咬死,对于来历保安和物业却各执一词。

8、深圳地铁14号线进展再更新:5座车站已封顶,预计2022年建成通车。

9、前海哈罗学校回应殴打记者事件:涉事保安已被开除,学校具备招生资质。

10、深圳荣获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11、中国高收入城市排行榜:深圳人均GDP逼近3万美元(计超出20万元人民币)高居首位,重庆是万亿GDP唯一落榜城市。

12、香港迪士尼乐园及海洋公园第三次暂停营业,因疫情响应政府公众娱乐场所需关闭14天的规定。

13、深圳楼市被新华社点名,深圳多楼盘发房住不炒倡议。

14、福田区同期动工的高科技预制学校共5所,从6月破土动工到全部实现开学,不足半年建成,比传统的混凝土建设工期缩短一年以上。

15、炸鸡可乐“引爆”胆囊炸弹,深圳310斤女子做手术切除胆囊。

16、香港反对派议员辞职全部生效。

每天清晨5点发布 每天30秒尽知深圳事

【全国早报】12月2日 周三

1、国务院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日常消费不得拒收现金。

2、12月1日,马首铜像正式重回圆明园,成为第一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3、2020中国城轨TOD指数发布,深沪广京等城市分列前十。

4、教育部:我国各级教育普及程度均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2019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3.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4.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9.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6%。

5、教育部:我国年均认定教师资格人数超160万,教师队伍增至1732万人。

6、电子竞技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有望正式出台。该标准将为电子竞技员划分五个职业技能等级︰五级、四级、三级、二级、一级,并制定规划对应的职业技能。

7、教育部: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招聘中不得将全日制作为限制性条件。

8、12月1日,北京、上海地铁乘车二维码实现互联互通,范围包括两市城市轨道交通所有运营线路和车站(不含市郊铁路)。

9、针对离婚冷静期,上海离婚登记预约将改为申请预约。

10、QQ上线QID功能,周杰伦、马化腾已被抢注。这一功能类似微信ID,ID确认设置后,可用于搜索添加好友。

11、丁真入选2020十大旅游事件,不只是他的高颜值。

12、教育部发通知部署今冬明春防疫工作,高校学生分批次有序放假离校。

作为深圳人,了解深圳事,从“深圳早报”开始,欢迎朋友们复制粘贴到群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