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深圳新闻早报

深圳早报 | 2月25日 周四| 全国早报|今日深圳发生的重大新闻 深圳新闻最新消息今天

第783天编辑整理 第771份深圳早报

【深圳早报】2月25日 周四

1、深圳唯一!大鹏所城文化旅游区入选第三批省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2、福田区上沙中学、小学合并更名为红岭实验学校,福田区景秀小学更名为红岭教育集团科技小学,以上三所学校纳入红岭中学(红岭教育集团)管理。

3、市民质疑深圳滨海公园禁海钓,城管:钓鱼易伤人。

4、深圳野生动物园被疑虐待动物,园区:将会进一步核实。

5、沪深广高速磁悬浮要来了:上海-汕头-汕尾-深圳-广州磁悬浮,预计会率先建设深圳-广州段,预计将设置三个站点:香蜜湖、东莞蛤地、广州东站。

6、“倒闭了!不干了!”深圳一店铺声称拆店3天了还在卖被查封。网友:活的最久的二元店多年不动。

7、深圳地铁13号线实现全面开工。

8、2020年深圳平均招聘月薪14348元,软件系统架构师24802元高居榜首 。

9、深圳全市去年新增36所普惠性民办园。

10、全长约8.06公里!深圳首条海底隧道妈湾跨海通道建设火热推进。

11、春节深圳年轻人K歌消费位列全国第四。

12、香蜜湖北区开工建设!深圳今年首批222个新开工项目集中启动。

13、南山又一“地标”建筑即将崛起,南山智谷大厦项目建筑物最高点海拔高度280.6米,建成后将成为大沙河畔乃至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的地标性建筑。

14、深圳交警年后首次电动自行车大整治,单日查处违法行为2194宗。

15、e巴士不能刷深圳通享受优惠?运营方回应:未来会推出更多的优惠活动。

16、赣深高铁河源段桥梁架设完成!通车后,深圳至赣州仅需2小时。

17、官方确认广州地铁22号线将延伸至深圳。“306090交通圈”即广州中心城区30分钟可以到达佛山、东莞、深圳中心城区,60分钟可以到达湾区其他城市中心城区,90分钟可以到达省内其他城市中心区。

18、大沙河生态长廊将在今年3月重建人行台阶。

19、深圳中学新招教师66人博士21人。

20、25岁女孩欠二十万外债抑郁失联,深圳打工父母愿卖房还债。

21、3月1日起,从香港入境广东,须提供鼻咽拭子核酸采样标准。

22、数千名家长遭退费难!深圳一培训机构突然停业,街道办介入。

23、为落深圳户女子办假结婚证被刑拘,警方:可能构成伪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

每天清晨5点发布 每天30秒尽知深圳事

【全国早报】2月25日 周四

1、货拉拉发布致歉整改公告:平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多地上调2021年最低工资标准。

3、高尔夫名将伍兹遭遇严重车祸,正在接受手术:车祸前一天和韦德打高尔夫。

4、员工实名举报中国人寿大量造假,是反腐倡廉的反照。回应:正在调查。

5、院士直播带货1小时卖25吨土豆。

6、香港提高股票印花税:香港将股票交易印花税提高至0.13%。

7、上海乐高乐园预计年内开建,2024年初正式开园。

8、钟南山点赞首个新冠全球预测系统;兰大研发首个新冠全球预测系统,自2020年5月上线以来,已实现对全球190余个国家新增确诊病例的预测。

9、圆明园发布365张老照片,大多数照片为首次向公众展示。

10、浙江金华女子用石块锤杀睡梦中丈夫被判无期,儿子:父亲酒后会打妈妈。

11、济南新增1例境外输入病例详情:在江苏解除隔离后乘G882次高铁返济。

12、最高法反对子女强行啃老,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13、张伯礼称年底有望恢复到疫情前状态;张伯礼称三月初是国内疫情拐点。

14、男子请求武汉政府分配对象被拒:禁止包办婚姻。

15、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正式开通。网页链接https://flk.npc.gov.cn 或登录微信小程序“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访问。

16、人社部回应每周休2.5天全国推行:进一步缩短工时标准尚不具备现实基础,不宜在企业中广泛推行。

17、上海海关查获406只活体蚂蚁,申报品名竟为“牙科耗材”。

18、牛年以来最大规模雨雪上线!20余省份将受影响 这些地方或破纪录。

作为深圳人,了解深圳事,从“深圳早报”开始,欢迎朋友们复制粘贴到群或圈

深圳早报 | 2月22日 周一 | 全国早报|今日深圳发生的重大新闻 深圳早报网

第780天编辑整理 第768份深圳早报

【深圳早报】2月22日 周一

1、深圳市民中心南广场,由5种颜色的油菜花组成的缤纷花海,点缀在中心城区。

2、深圳路边大树倒落砸中宝马,监控记录女子惊险躲避瞬间。

3、周一早高峰深圳将迎来“开学堵”,建议绕行学校周边或错峰出行。

4、深圳市15个监测点的空气质量指数级别在优到良之间。

5、深圳将二手房参考价作为按揭贷款依据。

6、深圳制定《深圳国际食品谷发展规划(2020-2035年)》建全球食品营养领域新兴产业策源地。

7、深圳民营及中小企业境内上市最高奖励150万元。

8、深圳楼市新现象:真实成交价靠私聊,贷款额度决定合同会否违约。

9、沪深广磁悬浮规划曝光,深圳2.5小时到上海,3.6小时到北京。

10、深圳2021年改革工作要点出炉:今年深圳的主要改革任务分为“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和“综合改革试点任务”两部分。

11、深圳出租车充电遭故意挪车被罚款。

12、朋友打架深圳男子醉驾去帮忙被查。

每天清晨5点发布 每天30秒尽知深圳事

【全国早报】2月22日 周一

1、卫健委回应东北放开生育限制:卫健委称东北放开生育限制需做全面研究。

2、南极发现全球首只金色企鹅,专家:应是白化病所致,或因金色更受异性欢迎。

3、全球首次发现人感染H5N8型禽流感病毒,俄罗斯首次发现人感染H5N8型禽流感病毒。

4、外媒:中国货船满载煤炭驶离美国,在直布罗陀水域发生爆炸。

5、三部门:义务兵驻艰苦边远地区可增发家庭优待金。

6、比特币急涨折射全球金融市场潜在风险;比特币再创新高,涨破5.5万美元大关。

7、电竞产业增速迅猛,电竞人最高可评高级技师。

8、沈腾主演电影票房超200亿,超越黄渤、吴京老师。

9、盗版春节档电影多渠道传播,8.88元可买6部贺岁片。

10、电视剧控评是否合法?监管部门:涉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

11、武汉男子为讨女友欢心宠物店偷走寄养猫咪:但还是分手了,已将猫转卖。

12、漳州东山网红海上漂移酒店被查:未取得海域使用权证书 被责令恢复原状。

13、今起石家庄全域调为低风险。

14、河南商水一村庄百余人姓骂,骂姓老师:学生都不叫我的姓。骂姓原为「马」姓的一支,因犯错才被改姓“骂”。

15、警方通报女子迪士尼拍打表演者:肇事者为急性精神病障碍。

作为深圳人,了解深圳事,从“深圳早报”开始,欢迎朋友们复制粘贴到群或圈

深圳早报 | 2月2日 周二 | 全国早报|深圳龙华最新新闻事件今天 最近深圳新闻事件

第760天编辑整理 第748份深圳早报

【深圳早报】2月2日 周二

1、2月1日-2月18日期间,罗湖区将发500万元约40万张“万象罗湖新春券”,采取“摇号抽签”形式发放,2月3日、7日、11日、15日各发券1次。不限户籍。

2、在出租车上捡到钱包应该怎么办?深圳一男子占为己有被刑拘。

3、深圳一学校被家长投诉收费补习,教育部门介入调查并初步回应:暂未发现违规行为,目前正在调查中。

4、深圳湾公园海滨步道上下阶梯少?有游客直接从主干道跳入海滨步道。最新回应:因边防巡逻责任重大,靠海步道不宜增设接口。

5、结果显示,今年有六成市民计划留深过年,从受访者“画像”来看,来深10年以上、拥有8-14天假期、80后、已婚、非深圳户籍、女性、普通企业工作者选择留深过年的比例相对较高。

6、网传每天名额上限330个?广州2月离婚名额已全部约满;回应:信息不实 ,可电话预约,名额无限制。网传广州离婚名额黄牛代抢每单600元。

7、广东21地市2020年GDP陆续公布,成绩非常亮眼,全部突破千亿元!全省GDP前五的城市分别是深圳、广州、佛山、东莞和惠州。

8、2020大湾区卖地7303亿元同比涨五成。

9、深圳罗湖警方抓获2名偷渡人员,举报人获奖10000元。

10、深圳地铁16号线26个区间贯通、16座车站封顶。

11、2020年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878元,人均消费支出有所下降。

12、位于罗湖区的深圳在建第一高楼——城脉金融中心大厦项目顺利顶升突破260米。城脉金融中心大厦项目总高度388米,地下7层,地上70层。

13、深圳22岁女博士睡醒后浑身无力住进ICU,医生:俗称鬼缠身,严重可致死。

14、深圳供电可靠性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15、采用AVS3标准的8K超高清电视试播频道在深圳成功试播。

16、深圳一公司发给员工的糖果早产1个月,厂家来深召回。

每天清晨5点发布 每天30秒尽知深圳事

【全国早报】2月2日 周二

1、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个人奢侈品市场交易额同比下降23%,但中国内地奢侈品消费有望逆势上扬48%,达3460亿元。业内预计,到2025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

2、我国建成婴配乳粉追溯体系,可扫码查询追溯信息。

3、2021年春季学期,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两校继续开放互选课程,学分互认。网友:就差一张录取通知书了。

4、因抄袭微信小游戏“欢乐斗地主” ,途游被判赔偿腾讯56万余元。

5、缅甸总统府宣布移交政权;缅甸国内国际航班全部暂停;缅甸民众银行排长队取钱,市区街道人流量锐减;缅甸国内银行暂停营业;

6、北京仅留10个烟花爆竹零售点;北京城六区不设烟花爆竹零售点。

7、外交部提醒春节假期非必要不出国。

8、江苏、北京、山东等地破获一起特大制售假新冠疫苗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80余名,现场查扣假新冠疫苗3000余支。

9、教育部: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

10、黑龙江鸡西解除对低风险地区抵返人员所贴封条,并要求向当事人道歉。

11、北京市发生野生天鹅H5N8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12、今起,27个省(区、市)统一开展普通门诊费用(不含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试运行。

作为深圳人,了解深圳事,从“深圳早报”开始,欢迎朋友们复制粘贴到群或圈

深圳早报 | 1月30日 周六 | 全国早报|最近的深圳新闻事件 深圳的热门新闻事件

第757天编辑整理 第745份深圳早报

【深圳早报】1月30日 周六

1、深圳一外卖骑手斑马线上撞伤老人后逃逸,6小时内便被抓获!警方:已控制肇事者,老人伤势较重正全力救治。

2、国内首个全无人驾驶运营中心在坪山设立!全无人驾驶出租车深圳试运营。

3、东江纵队纪念馆累计接待观展人数近百万。

4、国深博物馆是深圳市“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之一, 项目选址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前湾片区,将打造成为国内乃至国际一流的国家级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和城市名片。

5、明天起龙岗停止备案!未备案电动车不允许上路行驶!

6、深圳优化城市慢行系统,繁华路段开辟非机动车道。

7、深圳街头已经开始布置新年装饰,大街小巷充满了过年的氛围。

8、广东省卫健委:取消核酸检测挂号费。

9、深圳明确:“应检尽检”人员核酸检测无需自费。

10、留深过年市民可享深圳电信免费网络检测服务。

11、深圳一萌娃走失拒绝警察送要寄几回家:我4岁了,长大了。

12、深圳多家银行回应房贷暂停:不属实,接单放款保持正常但审核趋严。

每天清晨5点发布 每天30秒尽知深圳事

【全国早报】1月30日 周六

1、全国缺工报告:保安成北上广深求职最多职业,保姆月薪近万元。

2、小米宣布研发出隔空充电技术 :可实现单设备5瓦远距离充电。

3、我国稳居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十三五”进出口146.37万亿元。

4、国内油价首现六连涨,加满一箱油多花3元。

5、外交部:1月31日起,中方不再承认BNO护照作为旅行证件和身份证明。

6、四川、陕西、甘肃、西藏、贵州、内蒙古等省份医保部门在1月28日核酸检测相关要求生效前,集中将当地公立医院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价格从原来的120元到200元不等,下调到80元甚至更低。北京市、天津市也降价到80元。

7、福清猝死公交司机家属获赔123万,公司称将为所有司机缴社保。

8、教育部答复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提案:注重“阳刚之气”培养。

9、从2019年开始,脊柱弯曲纳入全国学生常见病监测,目前已覆盖200多万学生。脊柱侧弯已成为继肥胖症、近视之后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第三大高发疾病。

10、赖小民被执行死刑。

11、西安一小区办出入证要同居男女单位开证明,物业:已经取消,但必须签承诺书证明关系。

12、目前经认证的在册在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只剩71位。

作为深圳人,了解深圳事,从“深圳早报”开始,欢迎朋友们复制粘贴到群或圈

深圳早报 | 1月6日 周三 | 全国早报|深圳今日新闻事件 深圳新闻最新消息今天

第733天编辑整理 第722份深圳早报

【深圳早报】1月6日 周三

1、2025年成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标杆,深圳又提出了新目标。

2、宝安区西乡大道山语华庭对面的山上树林起火。起火原因为有老人半山腰上种菜,纵火烧蚂蚁窝引发树林起火。此次火灾无人员伤亡。

3、上海、广州和杭州成为元旦最热门的入住城市,深圳排第四。

4、数据:2020 年全国电影市场总票房为 204.17 亿,5.49 亿人次观影。深圳以 6.4 亿元的票房成绩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上海、北京。

5、香港律政司将新增一个项目:新加入律政司的律师在前3年试用期间,必须学习内地法律的基础原则,包括学习宪法、基本法、国安法等。

6、龙华区民治体育公园修建近两年进展缓慢,官方回应:待水质净化厂完工后再建公园。

7、今天起三股冷空气陆续影响深圳:6日气温较5日略降2-3℃;7日气温明显下降;8-9日早晨最低气温降至6-8℃;10-12日寒冷天气持续。

8、深圳:南山、龙华区部分路口开展“转弯危险区”警示带设置试点,以减少“内轮差”事故发生。

9、《辛丑年》生肖特种邮票在深圳首发。

10、深圳出台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到2023年,深圳市数字经济产业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11、2020年深圳辖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9789亿元,增长3.9%。

12、深圳市位列2020年中国地方政府效率“百高市”第一,广东省位列2020年中国地方政府效率“十高省”第四。

13、五部门公布了第27批新认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名单,大疆创新、拓邦股份两家深圳企业的技术中心榜上有名。

14、深圳高楼瓷片脱落砸坏楼下车辆,房屋管理者被判赔8900元。

15、深圳交警再启无人机查外卖电单车违法,覆盖7小时送餐高峰、100个路口。

16、创历史新高!2020年深圳用电量同比增长1.06%,供应平稳有序。

每天清晨5点发布 每天30秒尽知深圳事

【全国早报】1月6日 周三

1、虾米音乐2月5日关停 ,3月5日后将无法登陆。

2、商务部:顾客不戴口罩可拒绝其进入商场超市。

3、石家庄新增30例无症状感染者,小果庄村调整为高风险地区;衡水110名医护支援河北中风险地区;河北2家医院全面禁止住院探视;邢台全面进入战时状态;张家口涿鹿县进入战时状态;鉴于疫情形势严峻,河北大学昨日开始放假,学生将在未来两天内陆续离开学校;中疾控和卫健委专家组已赴石家庄和邢台。

4、北京或挑战21世纪最低气温纪录,持续低温将超一周;北京6日夜间最低气温将在-16℃左右。

5、杭州拟首次放宽限牌,将推出浙A区域号牌。

6、2021年新冠疫苗产能可满足国内大规模接种。

7、沈阳:全员核酸检测结果不作为离沈依据。

8、山东发现首例新冠变异毒株感染确诊患者。

9、军队人员2种情形不得申请结婚:军队人员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义务兵服现役期间不得申请结婚;军队院校生长学员本科、专科在校学习期间不得申请结婚。

10、商务部规定餐馆应提供一菜一公筷,商务部提倡就餐不超2小时。

11、浙江2月将完成重点人群疫苗紧急接种。

12、从2013年开始到2018年,上海白领的体检异常率从94%上升到了将近99%。90后的五大健康困扰分别为皮肤问题、抑郁、肠胃问题、睡眠问题、脱发。

13、印尼下周大规模接种中国新冠疫苗,总统第一个打。

14、生态环境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2月1日起施行。

15、云南:1月起个人出租住房减按10%税率征个人所得税。

作为深圳人,了解深圳事,从“深圳早报”开始,欢迎朋友们复制粘贴到群或圈

深圳早报 | 1月5日 周二 | 全国早报|今日深圳发生的重大新闻 深圳早报网

第732天编辑整理 第721份深圳早报

【深圳早报】1月5日 周二

1、深圳宝安国际行李跟踪再确认系统正式上线运行,深圳国安国际机场实现了进出港行李全流程跟踪。即日起,可在深圳国安国际机场微信小程序等平台,实时掌握托运行李轨迹。

2、华强北机采中心揭牌启用,可同时为11名机采献血者提供采集服务。

3、深汕铁路正式开工,未来深汕合作区到市区仅需30多分钟。

4、专挑恶劣天气,深夜偷盗渔船发动机,3人被深圳警方抓获。

5、元旦假期深圳刑事治安警情同比降24.7%。

6、深圳女孩跨年夜加班,被外卖小哥一动作感动回赠围巾,网友:愿善良的人都被温柔以待。

7、多所名校公布毕业生平均薪酬:南大、哈工大(深圳)年薪超17万。

8、全国首创!深圳机荷高速将改上下双层8+8车道。

9、元旦假期超11万人打卡宝安“湾区之光”。

10、深圳女子丢东西调监控遭保安殴打:信不信我打死你。

11、春节将至,大批香港市民提前返回内地。据悉,元旦起四日内有过万名香港市民返回内地。

12、深圳女子网恋遇“真爱”人财两空,宝安警方刑拘诈骗嫌疑人。

13、深圳21岁男子刚升主管,工作压力大路上遇交警,被处罚后情绪崩溃。

14、深圳学生手绘联名款校服走红, 回头率超高。网友:来教导处一趟。

15、广东自贸区2020年1至11月新设企业2.7万家,税收收入同比增长28.4%。

16、深圳多位市民买狗怀疑买到星期宠物:多部门介入调查。

17、亚洲区域集中供冷规模最大的冷站——深圳市前海集中供冷系统5号冷站D区顶板的浇筑完成,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区域集中供冷工程,实现12%左右的节能率,每年可节约1.3亿度电。

18、深圳患阿尔兹海默症老人离家失踪,五十名警力全力营救。

19、元旦假期深圳陆海空铁到发旅客164万人次。

20、数据:至2019年,深圳居民储蓄余额达到16020.77亿元,在36个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五。

21、“小冰人”并未走远!周三起深圳又有冷空气到货,最低7℃。

22、所有境外入境深圳人员集中隔离14天后纳入7天社区管理。

23、乌鲁木齐航空1月6日起开通于田=乌鲁木齐=深圳航线。

24、五指耙森林公园一公园惊现3米长大蟒蛇 !捕蛇人三分钟请蛇入瓮。

25、民法典施行后高空抛物第一案:广州小孩高空抛物,家长全部担责。

26、宝安60公里新式自行车道预计2月底完工,宝安金科路、宝源路、新安西路等路段设置新式自行车道。

27、莲花山相亲角回应登记身份信息:交由辖区警务室核查。

28、福田区深南路禁行无牌电单车。

每天清晨5点发布 每天30秒尽知深圳事

【全国早报】1月5日 周二

1、2020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38微克/立方米,首次降至“30+”,为2013年该数据有持续监测记录以来最优。

2、2020年我国的快递业务量完成830亿件,进村!进厂!出海!将构建日处理超10亿件的寄递网络。

3、拼多多员工意外离世说明 :从未发布过此前网传截图的“官方回应”;知乎回复拼多多:网传截图真实,拼多多创建回答,并删除了回答;拼多多为官方账号管控不严道歉:供应商员工发布 不代表官方态度。

4、上海首例适用民法典撤销婚姻关系案宣判,男方婚前患艾滋未告知婚姻关系被撤销。

5、国常会通过印花税法草案:将证券交易印花税纳入法律规范。

6、受疫情影响,苏格兰爱丁堡动物园面临财政压力,中国大熊猫“阳光”和“甜甜”可能将返回中国。

7、元旦期间银联网络交易总额1.02万亿,银联网络交易总额创历年新高。

8、中国天眼4月1日起对全球科学界开放。

9、滴滴计划于2021年赴港上市,估值 600-800 亿美元。

10、民法典施行后高空抛物第一案:广州小孩高空抛物,家长全部担责。

11、北京一男子泄露感染者流调报告被拘;北京通报3起涉疫违法犯罪案例;北京严格执行入境人员14+7措施,对入境未满21天的进京人员闭环管理;北京一高校4名学生为确诊病例次密接。

12、2020新生儿爆款名字:男孩梓睿,女孩梓晴。

作为深圳人,了解深圳事,从“深圳早报”开始,欢迎朋友们复制粘贴到群或圈